宋代 :黄裳
兼忘物我玩鸥客,自得行藏遵渚鸿。看破眼前人与物,紫玄翁在小桥东。
曾鲁公挽辞
曾侍前星在玉霄,兢为元老立清朝。重游西府羁群虏,危坐东台鉴庶僚。
扰扰万缘留事业,悠悠千载想风标。传家已有蓬莱客,何患于门到寂寥。
双源六题 其一 水阁
水阁上,襟带水光浮。丹桂月来天汉夜,白蘋风起洞庭秋。
尘劳人衮衮,潇洒与谁游。
次致政李大夫郊步之韵 其一
垂髫孙子侍閒行,只此閒中度此生。偏是杜鹃能惬意,不如归去两三声。
渔家傲(斜月)
送郭公域
官冷犹能愿邻好,侧听欢声亦开抱。
朝曦未合败顽冻,来问仙舟已登道。但见风铃送馀韵,慧佐尊前迹如扫。
汾阳远裔今有人,插架万轴谁能贫。豪气欲吞天下士,舌上古今时复陈。
熙朝未遇将谁尤,芳辰不乐还自嗔。聚散浮云眼前过,且作閒人静中坐。
画梁燕子急归来,莫放故园春自老。
舟次严子陵濑 其三
交游分在红尘外,主客缘从紫极中。各有志存休见迫,经邦须访渭川翁。
送纪宣教
名利场中化君子,偶得延平二高士。王子好谈兼好行,行如不及谈如倾。
此生根蒂果安在,宁复计校枯与荣。纪子忘知更忘说,行所当然孰云别。
坐间自有雷霆声,何事区区论标月。二子躬行人所稀,但恐东野无由随。
香炉峰前几时过,兴龙禅师故乡老。草堂夜话灯影寒,瞬息春风我先到。
戏赠席上侍人
遮藏不得鬓边霜,空忆扬州一觉长。不学牧之狂可笑,紫云宜赠紫微郎。
送陈知县
握手州东花闹时,泻酒胸中如漏卮。各无官守竟信意,坐间只有春相随。
十年暌远何所得,但悟世情能守一。昨日小轩君不游,荷叶雨声池上秋。
明珠得丧百万斛,何虑炎蒸金欲流。一樽独对清都梦,可怜幽思无人共。
今日闻君马已西,不觉毫端得诗讽。汝阳县长多清风,壶中有客当相送。
哲宗皇帝挽辞 其三
何事骑龙不可攀,衣冠空自在人寰。诏遗夷夏秋容动,言付公卿玉几閒。
能使抱弓号百姓,岂劳求药问三山。元符事业谁相似,两汉须看凤露间。
延平阁閒望 其一
歌管东西谁共乐,水云高下自相通。吟看忽到难吟处,望断天南色入空。
延平阁閒望 其六
倚阑谁问紫玄翁,湘浦幽怀莫我同。邂逅秦渔人不识,扁舟常在水西东。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六
就下深趋坎,凭高杪寄桅。四垂才密密,一望已皑皑。
送林君锡宣德
最喜君来写我忧,群情忙处独抽头。功名机会须时可,诗酒光阴属自由。
醉度九秋江上舫,食游双箸海边州。两年官满休瞻望,且与磨铅了校雠。
和蒋枢密送侍者归
谩来非为利名场,随侍还寻野径香。静极恐生天上梦,不妨吟入帝云乡。
满江红 其二 东湖春日
遽暖间俄寒,妙用向园林,难问春意。万般声与色,自闻雷、便作浮华人世。
红娇翠软,谁顿悟、天机此理。似韶容、可驻无人会,且忘言闲醉。
当度仙家长日,向人间、闲软佳丽。念远处有东风在,梦悠悠往事。
桃溪近、幽香远远,谩凝望、落花流水。桂华中、珠佩随轩去,还从卖花市。
市桥春涨
送春骤雨若倾盆,霁晓漫漫潦涨翻。自愧未穷观水术,石阑徙倚到黄昏。
西兴山院
山寺閒来一饭休,风云相送有潮头。月明中看红莲市,已在东南第一州。
流沟山
清见林泉意已开,知音曾有魏王来。两忘更得栖神地,不染人间一点埃。
寄袁思与
京华为别各蹉跎,犹幸相逢笑与歌。风雅长言先进少,游从高义故人多。
虽知尘境先忘累,尤念玄宫未处和。行欲超然无一事,便当求我向烟萝。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听隐士琴
次门下侍郎东省怀左丞之韵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二
初秋偶作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四
渔家傲(春月)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四祖
送翟司业赴南康 其二
与南京留守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二
浦城道中
送延平太守
钦慈宪肃皇太后挽辞 其一
圆石六题 其五 快览亭
送翟司业赴南康 其一
桂枝香 重阳
万竹轩 其六
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 其一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一
次友人月夜楼上之韵
送人归符离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二
暑中 其一
延平阁閒望 其八
东湖留题 鸳鸯渚
喧犬行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三
桂枝香(延平阁闲望)
长乐閒赋 其三
过严州同太守游乌龙寺 其一
陈朝议挽辞 其五
舟行 其二
送都钤郭太尉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三
上天竺思尚真赞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初祖
俞法曹挽辞 其二
游吴有作 其一
游吴有作 其三
过严州同太守游乌龙寺 其四
青门引(社日游云门)
悼陈伯修殿院 其二
览和靖章安西湖之什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四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五
次泠风阁之韵 其二
蝶恋花(东湖)
送张信道
次舒尧文秋夜有感之韵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三
东湖留题 歌丰堂
丰提刑理赴西蜀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和秋风吹渭水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二祖
平山堂 其一
饮意
瑶池月(云山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