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密匀瓯渍液,丹映槛凝衃。照岁何妨积,侵阶慎勿推。
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 其一
百度韶华少一年,有谁堂上可争先。锦衣养志归来早,报了春晖已独贤。
访邓承旨不值
一榻清风劳辗转,八砖閒日想徘徊。不须笑貌方相识,妙响还闻大似雷。
送翟司业赴南康 其二
国子先生行最淳,红颜犹足照青春。神仙庐下分符远,父老乡中衣锦新。
画舸欲飞初得雨,烦襟如洗乍离尘。从来官职清于水,好为江山作主人。
双源六题 其四 濯缨堂
濯缨之水山幽幽,本来似鉴无庸流。到此令人肝胆醒,涤除万累开襟灵。
一源莫误登临目,纷纷世上红尘足。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一
玉皇亲自策才猷,谁作灵鳌上钓钩。俊思内窥天问邃,韶光中看御香浮。
尚怀献艺趋前列,何幸持衡缀上流。欲向鸾舆心未放,更须银烛始回头。
题妙光堂
独坐夜如昼,相投清与明。风微尘迹悄,波定月华轻。
此景方中见,何人性上生。涵虚难立象,照物自无情。
宝鉴非镕就,灵珠乃混成。忽惊居士眼,一点与强名。
次邦彦节推见寄 其二
淮上相逢得胜游,水边乡落水边洲。每怜酒旆能留客,长恐秋风便解舟。
十载穷通重把手,两朝今古一回头。金明且看春波绿,共我忘机子与鸥。
游净慈寺
渐遥人入翠微乡,跨壑凌云古道场。慧日体中谁独见,水光终不外山光。
题乡老堂
未到中年便挂冠,一乡三老北溪寒。废兴有命知尤早,去住无心遇更难。
轻物想能閒似梦,爱山应是好如官。莫言林下何曾见,待向图中画与看。
东湖留题 其二 玩鸥亭
意息机乃息,人忘鸥亦忘。逍遥方自得,邂逅岂相妨。
静见水天阔,閒知春日长。浮沈无一累,谁更问行藏。
看山亭 其二
两边红绿路深深,叠怪堆奇出翠岑。莫道非真窥得破,能侵天巧似无心。
湖上閒赋 其一
谁家弦管度前汀,宛似湘江昔有灵。一曲未终船已远,白云空点数峰青。
赠探花郎
探花车骑似游龙,未入桃源先阆风。衫上十分新染翠,衣间一点半开红。
身如骥子无双俊,人报鳌山第几宫。便是醉仙何处去,上林园在五云中。
友人见问久不作诗
幽情寄态动风骚,大巧如春未奈何。莫怪近来诗句少,只嫌吟后客情多。
送升师行
得道无馀事,游方有几年。如何超幻境,谁与付真修。
初祖昔曾诀,赵州今已仙。进修方且学,拂荡未须传。
归去南山好,休休更说禅。
蝶恋花(东湖)
谷林亭
竹也中虚谷也虚,两虚相得闹中无。月来风动时尤好,那更高人也自如。
满路花(和秋风吹渭水)
赠谢殿元
风自东山吹厥后,义重生轻公所有。怀抱应书霜雪明,一封十事龙鳞轻。
青云失志蕡无悔,且喜岁寒柯未改。名节稍从言路爱,待向乌台观慷慨。
次陈子真见别 其一
懒散先生恐是仙,几时来上鉴湖船。水云共赏更谁可,气概相投当自然。
忧乐未当随外物,穷通何必问他年。解颜一笑樽前话,各向閒中见性天。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桐庐会景亭二首 其二
六祖传付偈颂 其八 六祖
留题琴轩
观潮 其一
尉氏五题 其三 蓬池
永遇乐(冬日席上)
寄鹅湖佛智长老
觉华烟雨
送柴伯通归衢梁
贻李接士
舟行 其二
试院呈同事 其二
满江红·绿盖纷纷
赠致政张郎中
舟次严子陵濑 其三
灵壁游张学士园
灵草
万竹轩 其六
送李奉议
将游苕溪先寄同志
贻如祖大师 其四
再寄及之 其一
舟行感旧
暑中 其一
贻刘先生
东湖留题 湘江亭
延平阁閒望 其二
交游
哭陈商老
寄连君佐
送袁运判赴荆湖
夏日窗下
送刘教授之官豫江 其一
延平阁閒望 其一
俞法曹挽辞 其一
安康郡夫人挽辞 其一
洞仙歌(七夕)
秋日苦雨
喧犬行
清阴堂 其二
满江红 东湖观莲
送方在元赴固始
菊花 其二
观试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一
钦慈宪肃皇太后挽辞 其一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一
渔者 其三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四
水龙吟(方外述怀)
澄清轩
卜居潮山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二祖
赠张山人
泛舟钱塘西湖 其四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三
延平阁閒望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