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朱熹
春晓云山烟树,炎天雨壑风林。江阁月临静夜,溪桥雪拥寒襟。
元范尊兄示及十梅诗风格清新意寄深远吟玩累日欲和不能昨夕自白鹿 ...
大雪天地闭,穷阴渺寒滨。谁知江南信,已作明年春。
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
云谷二十六咏 其三 瀑布
峰回危径转,垂练忽千寻。不为登山倦,踌躇秋涧阴。
观祝孝友画卷为赋六言一绝复以其句为题作五言四咏 其三
炎蒸无处逃,亭午转歊赩。万壑一奔倾,千林共萧瑟。
仰思二首 其一
公德明光万世师,从容酬酢更何疑。当年不合知何事,清夜端居独仰思。
杂记草木九首 其五 榴花
窈窕安榴花,乃是西邻树。坠萼可怜人,风吹落幽户。
刘德明彦集祝弟以夏云多奇峰为韵赋诗戏成五绝 其一
出山几何时,归来便长夏。端居心不怡,散策长林下。
水口行舟
买船至演平拜建康刘公墓下遂入城假馆梅山堂感涕有作
维舟新历口,步上秣陵阡。高丘忽嵯峨,宿草迷荒烟。
拜起泪再滴,哀哉不能言。驱车且复东,借此虚堂眠。
念昔堂中人,经营几何年。一旦舍之去,千秋不言还。
露井益清渫,风林更修鲜。思公独不见,涕下如奔川。
感慨西州门,怆悢山阳篇。晤叹日隐树,悲歌月当轩。
堂堂忠孝心,终古谅弗谖。尚与吴门子,归来故山巅。
观野灯
飞萤腐草寻常事,作底兹山独耀芒。须信地灵资物化,金膏随处发明光。
狮子峰
石骨苔衣虽赋形,蹲空独逞忒狰狞。威尊百兽终何用,宁解当年吼一声。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三 西寮
畬田种胡麻,结草寄林樾。珍重无心人,寒栖弄明月。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 其一 乳饼
清朝荐疏盘,乳钵有真味。不用精琼糜,无劳烂羊胃。
读道书作
岩居秉贞操,所慕在玄虚。清夜眠斋宇,终朝观道书。
形忘气自冲,性达理不馀。于道虽未庶,已超名迹拘。
至乐在襟怀,山水非所娱。寄语狂驰子,营营竟焉如。
次子有闻捷韵四首 其四
胡命须臾兔走林,骄豪无复向来心。莫烦王旅追穷寇,鹤唳风声尽好音。
谒表伯余宋祐
江上雪意满,风吹竹林平。先生但坚坐,稚子开柴荆。
夜闻择之诵师曾题画绝句遐想高致偶成小诗
一幅潇湘不易求,新诗谁遣送闲愁。遥知水远天长外,更有离骚极目秋。
观刘氏山馆壁间所画四时景物各有深趣因为六言一绝复以其句为题作 ...
绝壑云浮冉冉,层岩日隐重重。释子岩中宴坐,行人雪里迷踪。
夏日斋居得潮州诗卷咏叹之馀用卒章之韵以纪其事
孟夏气淑清,窗户有佳色。卧闻幽箨翻,转觉林景寂。
参差帙委素,缥缈香横碧。啜菽有馀欢,缨冠非所职。
故人海边郡,妙语寄远翼。咏叹不得闻,超然见胸臆。
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 其一
忆昔南游桂树阴,归来遗恨满尘襟。篮舆此日无穷思,万壑千岩秋气深。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客舍听雨
秀野以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为韵赋诗熹伏读佳作率尔攀和韵剧思悭 ...
两绝句送顺之南归 其一
用西林旧韵二首 其二
寄黄子衡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其四
训蒙绝句 克己二首 其一
题祝生画
次韵谒忠显刘公墓下
次韵择之听话
次韵陈休斋怀古堂
自溪口买舟至顺昌示同行者
题周氏溪园三首 其三 嫣然亭
奉答张彦辅解嘲
训蒙绝句 斐然成章
训蒙绝句 存心
拟县补以虫鸣秋诗
题尤溪宗室所藏二妃图 其一 湘夫人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一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三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 其三 方拙寮
武夷精舍杂咏 隐求斋
过盖竹作二首 其一
墨庄五咏 其五 君子亭
试院杂诗五首 其五
句 其十五
赠内弟程允夫三首 其二
宿武夷观妙堂二首 其一
次韵择之进贤道中漫成五首 其四
石子重兄示诗留别次韵为谢三首 其三
次刘彦集木犀韵三首 其二
训蒙绝句 命二首 其一
题梵天方丈壁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五
寄籍溪胡丈及刘恭
罗汉果次敬夫韵
送李道士归玉笥三首 其二
司马光好学
残雪未消次择之韵
次韵择之进贤道中漫成五首 其三
咏岩桂二首 其一
读诸友游山诗卷不容尽和和首尾两篇 其二
拟古八首 其一
西源居士斸寄秋兰小诗为谢
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一 登山
观上蓝贤老所藏张魏公手帖次王嘉叟韵
秋兰已悴以其根归学古
次韵择之发紫溪有作
题程烨程燧兄弟双桂书院
读书要三到
题米元晖画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 山楹
武夷七咏 其一 天柱峰
过武夷作
公济惠山蔬四种并以佳篇来贶因次其韵 蕨
用前韵答方直甫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其八
武夷七咏 其六 大小藏岩
送林熙之诗五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