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霍与瑕
冉冉上春台,匆匆归昼锦。怜君尚下帷,书床横角枕。
阊阖开
阊阖开,临九垓,正面南离俯交正。道一风同万馀里,哲人应运绥福履。
绥福履,践泰阶。开府南州星几回,河清海晏越裳来。
天子有新命,元老归来曰:总是宪台宪万邦哉。
得同亭杂咏 其六
白露下青草,微凉透葛衣。江天静烟霭,风日有光辉。
鹅鸭家家闹,鸡豚在在肥。秋成人共乐,社报醉忘归。
鹅湖道中
官驿停乌节,山桥过马蹄。可堪离别思,烟树望中迷。
舟行用卢方伯莘老韵 其九
放舟顺水行,心情已自好。何当久要人,林壑共探讨。
走笔奉和匡南见寄 其四
此座何时设,西山忽在前。秋深仍可约,为赋见山篇。
走笔和海山舍弟订来樵之约
樵西古圣地,云岩旧有仙。紫姑丹井畔,乌利碧云边。
远意三山岛,芳踪七洞天。不知骑鹤过,更得几千年。
走笔答何次澜见寄
十载江湖不记还,今携妻子入樵关。熹微烟火饶新赏,管领风花得旧间。
独对兔蟾秋淡荡,不闻鸡犬夜平安。山中合有诸仙在,行访真诠驻壮颜。
浮邱社诗上赵縠阳太史宪长 其五
唐宋以前皆有记,由来此地是仙家。偷閒冉冉循芳径,纵目悠悠感岁华。
漫把真烟磨写字,旋淘丹井汲烹茶。诗成坐啸无人和,时向池塘数野花。
府江吟 其二
几阵清风送暑,一轮明月涵秋。吹篴关山何处,龙江人在孤舟。
入三里同吴州守王县尹观凤化城二首 其一
山为楼阁石为台,驱马登临首重回。野水横舟从客渡,好风吹雨过溪来。
千年洞在人空老,几日春归花自开。感慨有馀新月上,一尊喜得两公陪。
舟行步一杯亭春望前韵 其三
行春出邬子,湖光带草青。忽逢素心人,寄书到芳汀。
展书试一读,由来是化经。纷纷仙佛辈,驻世亦百龄。
别有长生诀,谁当为唤醒。显显远游篇,真筌宜细听。
赠别 其三
春风把春酒,送远意何深。春雨生春水,归棹去何骎。
春云覆春山,极目渺何阴。孤舟涉澜滩,悠悠劳我心。
何日梅关外,飞鸿传远音。平安三两字,以慰此孤襟。
一杯亭春望 其二
上上一杯亭,春愁渺无际。公子有芳园,故侯罗甲第。
微风荡绿杨,瑞蔼飘红桂。千红与万绿,滚滚颓波逝。
惜春春不留,凭槛歌凌厉。一杯复一杯,月华如可憩。
送杜方伯入觐 其三
暮春三月,东征孔棘。方伯维之,孔馈有绎。四月之夏,柘林为逆。
薄于城下,民罹其贼。脂民肝骨,远迩躅踯。峨峨大舰,烧焚靡孑。
方伯图之,毕举群策。以佐元老,驱除荡涤。是底嘉绩,危城以磐石。
人日喜晴用韵
春光淡淡水漫漫,人日晴晖减旧寒。卜岁应知民事泰,乐天宁怨路行难。
酒杯入夜邀新月,箫管乘风过远滩。二十三回来往惯,真能一一数江干。
奉和督府庆云瑞鹊诗有序 其二
喜鹊朝朝噪穗城,元戎十乘启先行。蜃楼一望收空碧,龙篴千艘毊晚晴。
露布早驰天北阙,烽烟夜静海西营。东征将士磨崖在,我欲从公纪骏声。
陪侯戎院何方伯张都阃东巡避暑铅山观音洞 其一
骢马出东郊,缘溪剪草茅。地分闽越界,天在夏秋交。
古洞鸣泉籁,晴烟隐树梢。纳凉无此胜,吾欲结新巢。
右江吟 其八
红花白花照水,高树低树排云。征客不知路远,追陪万壑齐春。
送曹洞峰宪副陟广右
山城春已度,水国花仍好。迟日到花明,炎风入院早。
有客忽携琴,为余理清操。不奏南风调,偏写离人抱。
我聆客琴音,心绪为颠倒。
右江吟 其二
春落桃花万片,宵悬桂月千山。独酌偶成孤啸,不知身在云间。
霍与瑕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457篇诗文
重登观澜阁 其二
陟东门 其四
宿三里山家
鸿映闽逵 其二
别馆都春
德州别达泉朱殿撰 其三
西桥
盍簪楼杂咏十首 其十
赠沈尹北征 其二
游镜林和泰泉公韵
二月二十一日清明如樵展扫 其二
藕花亭杂咏为梁浮山中书 其十一
送曹洞峰宪副陟广右 其二
采松歌 其二
步韵送古林何老先生北上 其三
黄莱轩见怀依韵奉谢 其一
发南浦渡鄱湖杂咏 其一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七
送聂瑶峰进士知南陵 其一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 其七
一杯亭春望 其一
采松歌 其三
春日陪侯侍御游洪岩用卢大参韵 其四
桐城夜雨甚烈次日喜晴
走笔奉别陈省斋 其二
走笔奉和匡南见寄 其三
出都门口占别家兄
再游青莲洞 其二
和区逵鸿见示村居之作 其一 东庄
题画李白望月
天香草堂见梅
邬子
藕花亭杂咏为梁浮山中书 其三
黄莱轩见怀依韵奉谢 其三
新春试笔用区封君韵
重登观澜阁 其一
括滕王阁序用韵送夏见吾公祖年丈赍捧北上
秋江送远 其八
盍簪楼杂咏十首 其一
寒食 其三
游罗浮和宝潭十绝 其八
和区逵鸿见示村居之作 其四 北径
十月十三日送孙小渠归庐州
奉酬勉纯 其四
春日陪侯侍御游洪岩用卢大参韵 其九
赠大司马文峰陈老先生东归 其四
奉和督府庆云瑞鹊诗有序 其一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 其七
括易送中丞滕少松公祖陟留都
新春再和韵杂兴 其七
秋江送远
送王震所宪副
舟行用卢方伯莘老韵 其一
端午后二日感怀
得同亭杂咏 其一
早春即事和韵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