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我本良家子,承恩入汉宫。光彩射绮罗,语笑生春风。
君王希召幸,在远谁为通。汉宫三十六,处处种梧桐。
美女八千名,各各分当熊。黄金买颜色,丹青多益工。
宁知佳丽人,不出所图中。黄金犹粪土,丹青复何功。
颜色非可恃,粉黛故难同。因念长门赋,夙昔亦相蒙。
君王宠自娱,贱妾以和戎。岂惜贱妾去,但惜长门空。
涕泣顾长门,从此逐秋蓬。
寄怀子与
白云愁色满秋天,海上离心雁影传。那堪对酒书相忆,况复登楼月正圆。
自尔一携龙剑合,何人更问鹖冠篇。莫言十日平原饮,不是王孙得意年。
乌夜啼 其四
乌生秦氏家,不从秦氏栖。夜夜将九子,石城城上啼。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二
短褐怜君又远游,如今白璧好谁酬。座中楚客曾三献,才说连城泪已流。
录别 其五
乖疑起恩爱,离别生欢娱。念子非一身,中怀难久俱。
握手一相失,奄忽秦与胡。新知自言乐,山海日以殊。
行路方未央,出门思故庐。浮云没景光,北风悲有馀。
褰裳复四顾,徘徊当路衢。结发在战场,皓首为征夫。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三
十载衔杯望白云,天涯此日叹离群。重来秋色生双鬓,更折茱萸插向君。
荅右史问山中与谁把苦
依然浊酒竹林傍,那道穷途便不狂。白眼生平君自见,可能容易入山阳。
作蚕丝 其二
大茧大如卵,小茧垂其腴。三秋上织作,君看罗绣襦。
古意寄德甫 其三
明月照我床,清风感重闱。遗书发怀袖,彷佛见容辉。
古欢匪自今,游子当何依。千秋一高唱,岂独知音稀。
莫言苦行役,极宴不如归。努力两黄鹂,为尔故乡飞。
寄题离薋园 其一
芙蓉媚昭质,初服一何好。繁霜服夜零,悲风起中道。
鶗鴂既已鸣,所遇无芳草。驰骛终年岁,红颜足用老。
美人怨迟暮,回车自不早。芜秽沫荣名,同心以相保。
关门雪望
西来千里雪,斜日满函关。秋水何当落,浮云自不还。
积阴高紫气,寒色壮秦山。似欲欺双鬓,苍茫到客颜。
哭子相 其三
扬子江寒月影孤,秋风吹落射阳湖。故人欲洒临江泪,湖上明珠竟有无。
赋得边马有归心
飞将驱天厩,乘秋踏大荒。三军呼骠骑,一战蹶名王。
急难才堪老,横行势可当。嘶声悲汉月,顾影净胡霜。
总辔阴山上,鸣镳瀚海旁。何如春草色,躞蹀向长杨。
寄谢茂秦 其二
裘马翩翩四十秋,当时双璧暂相留。于今客散平原馆,说着还乡已白头。
和许长史筝伎篇
君不闻秦筝多慢声,平台女儿慢长成。家本邯郸行步好,生年十三指爪清。
安得此双弦索手,那能独酌高阳酒。正值倾囊无俸钱,将来换马还肯否。
自从解赠同心结,不惜樽前香腕折。几回玉柱雁池飞,春愁散作梁园雪。
合就罗敷陌上桑,含颦一啭发中堂。遥知华发王门客,纵是风流也断肠。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一
使君漕挽山东回,天子全齐外回开。海王至今馀伯气,大风千古见雄才。
鱼梁忽落双江水,白石遥分万里台。更广绝交成妙论,可无人识孝标来。
早春寄吴使君 其二
从他白发病中生,浊酒宁知世上情。才到蓬蒿人自转,非干仲蔚欲逃名。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三
少年裘马结交场,壮岁功名竹帛光。海内黄金看意气,人间白雪见文章。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七
帝宠词臣弄彩毫,蓬蒿宫阙五云高。自怜一日成三赋,不分傍人赐锦袍。
石城曲 其一
可怜冶游郎,大马高缠騣。冶游石城下,闻名少年中。
阁夜示茂秦 其三
病起看时事,归心不可裁。著书官欲罢,问字客还来。
月出樽堪满,霜清角自哀。相怜成白首,明日阻三台。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娇女诗 其一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
莫愁乐 其四
送右史之京 其六
郡斋送张肖甫 其一
四时子夜歌 其三
岁杪放歌
和梁宪使过密咏天仙宫白松 其二
捉搦歌 其二
寄赠梁伯龙
挽王中丞 其三
题徐子与门生汪惟一竹邱图
岁杪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其二
题潘廷尉留馀堂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一
地驱乐歌
酬郭子坤感怀 其三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咏古 其十六
琅琊王歌 其六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 其二
答潘润夫病中见赠 其一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 其一
答赠沈孟学 其三
汝宁徐使君 其六
蹛林歌
赠李封君兼讯长君进士
团扇郎
重别魏使君 其二
铙歌 其十二 有所思
长歌行 其三
上朱大司空 其一
观猎 其一
赋得狼居胥山送李侍御
铙歌 其十五 上邪
罗敷曲
咏古 其九
咏古 其三
答殿卿九日见怀 其二
赋得何仲默
访刘山人不值 其一
录别 其七
明下童曲 其一
同皇甫缮部寒夜城南咏月
五子诗 其一 王元美
二山人孤山吟社得菲字
毛封君
涌泉庵
山斋牡丹 其二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 其一
广齐讴行
子夜歌 其九
荅赠王给事
送潘令之邯郸 其二
殿卿别业 其二
荅寄余德甫
别元美 其二
碣石篇 其四
酬郭子坤感怀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