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林烟既曳绡,湖霞亦披绛。鸡犬静荒村,蓬蒿翳深巷。
烧微见月出,钟清识霜降。各称浮白乐,未觉呼卢戆。
更赋梁园雪,如流华渚虹。预愁还城邑,车马纷相撞。
同皇甫缮部寒夜城南咏月
青州志成薛生重枉报别将诣元美作此为赠
于越诸生稷下来,梧宫重起读书台。薛君世业推经学,齐客家传让史才。
北海风流天上座,云门秋色镜中开。菰芦更有人相问,为道登龙御李回。
送徐汝思 其一
天涯明日故人疏,莫向樽前叹谪居。最是孤臣偏雨露,君王不问箧中书。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三
白羽如林汉主分,万山遥护长官军。大铜江上门生笛,不是南征不可闻。
石城曲 其三
阳春二三月,花与郎同色。明知苦淹留,盛年不可得。
为魏使君送黄生归楚
太守高斋客,时名岂易同。六朝相上下,五马共西东。
非土悲王粲,通家赖孔融。登临存胜迹,坐啸挹清风。
四塞黄河险,三峰日观雄。楚才元自老,郢曲本难工。
裂素题班箧,裁繻谒汉宫。归堪吞梦泽,卧合起隆中。
雨雪绨袍暗,江湖剑气空。武昌鱼正美,弹铗意何穷。
闻雁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春风忽送雁行回,病客新衔白雪杯。一度三江声自苦,君家兄弟寄书来。
莫愁乐 其一
何来诸少年,石城迎莫愁。莫愁石城西,门前江水流。
寄吴明卿 其四
秋色萧条傍谪居,体中今日定何如。从他几载风尘吏,不作平津相府书。
别元美 其一
北风吹雁雁群呼,泗水西流白日徂。不见浮云千里色,知它何处是姑苏。
四时子夜歌 其二
绮窗媚初月,罗帐褰春风。欢复自顾虑,崎岖当奈侬。
咏古 其三
江水一何沛,薄大趣归处。朝周过故墟,宫室生禾黍。
伤彼西山士,采薇自相茹。千载睹逸诗,斯人乃高举。
瑶池谣
白云在山,亦洽而野。予归三年,将顾见女。
送元美 其一
吾曹天地在,不惜滞风尘。意气能无合,文章自有真。
齐名他日事,侧目此时人。为别还秋色,樽前白发新。
古诗后十九首 其三
白石何历历,松柏何离离。人生天地间,一日不可知。
斗酒无常置,良会无常期。沈吟厚与薄,为乐无乃迟。
宛洛美游戏,冠带自相随。宫阙起云中,第宅罗四垂。
王侯负贵气,佳客以盛衰。君但视车马,揽策振其绥。
齐侠行
简书八道发明光,诏徙群豪赴光方。神武临轩耽虎视,将军秉钺郁鹰扬。
山东十二诸侯国,海滨五百义士乡。厌乱齐臣思定伯,殷忧汉使出勤王。
敌骄拟纵田单火,客愤能飞驺衍霜。彀骑人人白羽箭,民兵处处绿沈枪。
九河寒色旌旗动,岱岳秋阴鼓角长。各倚少年轻燕颔,曾经遣戍守渔阳。
一匡九合岂受赐,排难解纷不可当。往岁潢池先陷阵,三时大战银冶场。
功名未致有庄贾,肝胆欲倾无孟尝。天子只今顾西北,男儿侠骨埋边疆。
天马引
胡风雨駪駪而空,山有人踯躅兮悲鸣。匝余室兮三行。
送元美 其二
把酒论离索,褰帷送友生。白云高大麓,秋色重孤城。
偃蹇还诗句,萧条自世情。赠君无赵璧,落日片心明。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公燕诗九首 其三 子建
流飙起飞栋,群星集棂轩。月出芙蓉池,清光满西园。
侍者夜行觞,绮缟一何繁。玉颜可揽持,顾眄属所欢。
华镫正徘徊,步障随风还。弦歌荡层台,激响拂潺湲。
公子多忧客,从横各成篇。主人自和氏,披褐将谁愆。
绝缨纷陆离,堕钗复阑干。取乐此一时,嘉会良独难。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登邢台
琅琊王歌 其一
上朱大司空 其一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一
二子诗 其二 谢茂秦
幽州马客吟歌 其一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三 衲
送右史之京 其三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 其二
子夜歌 其七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一 五岳图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一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二
挽王中丞 其三
送元美
四时子夜歌 其七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二
送右史之京 其六
石城曲 其一
山斋牡丹 其三
冬日 其四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三
襄阳蹋铜蹄 其一
寄题离薋园 其一
殿卿示乐府序小诗报
杨山人 其四
陇上歌
送许史得弟字
答赠沈孟学 其四
汝宁徐使君 其十
五子诗 其三 宗子相
录别 其三
河中之水歌
咏古 其十
酬皇甫虞部
哭子相 其一
送徐子与之武昌 其二
哭公实 其六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一
前溪歌 其七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二
五子诗 其一 王元美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一
琅琊王歌 其八
夏日行部遇明卿子与于瘿陶邑
哭陶侍御
送太医令周一之从大将军出塞
白石郎曲 其二
涌泉庵
赠殿卿
广齐讴行
古意寄德甫 其二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一
录别 其五
送靳颍州子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