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前朝知政四留馀,廷尉为堂取自书。潘令官衔犹散骑,于公门第早容车。
法星傍斗悬高座,佳气如云护直庐。海内称平逢此日,主恩先已未应虚。
春日自戏
自从移疾后,谁谓主恩疏。每及山林士,天颜满荐书。
和吴太常南楼烟雨之作
南楼迢递俯丹梯,烟雨萧条拂槛低。越徼层阴千里合,吴门春树万家迷。
江流欲动帆樯外,山色才分睥睨西。一自不斋多暇日,新诗谁与醉同题。
题候涛山观音寺寺徙自落迦
落迦山上古祗林,白马西来峡口深。月出尔时楼阁影,风还如是海潮音。
若非鹦鹉元能语,谁解莲花不染心。五十三员知识尽,可劳踪迹问浮沉。
宿华顶玉井楼 其二
不寐芙蓉冷,幽栖薜荔惊。灵胡秋赑屃,毛女夜妖精。
暗穴龙蛇走,深林虎豹耕。星连棋石布,雨共洗盆倾。
霜绝千寻锁,风邀五舌笙。岂因临帝座,呼吸变阴晴。
答许右史 其二
王门隐者身坎坷,老曳长裾裾婀娜。自言能料一生事,及至干时计常左。
从它惨淡复为谁,即得新诗题向我。雨雪蓬蒿共三径,春色俜伶馀药裹。
浊醪但熟贫亦足,微官才罢病辄妥。胸中㙼块故须浇,乘兴往往无不可。
白眼生成薄禄相,青山合就渔樵夥。赵壹疾邪众所摈,邹阳暗投才应坐。
羡尔悠悠世上情,回头数子殊么么。
戏赠张茂才 其一
自爱花枝掌上红,蛾眉如月绾春风。须知粉黛随时变,多恐张郎画未工。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其一
江上青山满谪居,还家莫恋武昌鱼。君王日下求贤诏,忆尔还开谏猎书。
长歌行 其三
累累城上星,河汉流清光。耿耿不能寐,寤言起彷徨。
彷徨立中庭,辽辽夜未央。白云涂我衣,北风吹我裳。
还坐顾四壁,兰灯一何明。缄书寄远道,涕泣下纵横。
倦鸟无故林,游子无故乡。驱车出门去,徒侣相扶将。
寄顺甫
江汉秋风万里生,浮云不见鄂王城。于今楚调无人和,忆尔还高白雪情。
杨山人 其四
长裾不为王门宾,千金散尽江湖人。菰城一卧三十春,看尔红颜逐燕雀,终然白发行风尘。
艳歌行 其一
皎皎月中兔,罗网安得错。夫婿流宕子,翩翩长道路。
上堂事舅姑,下堂力蚕作。日出行采桑,春风动纨素。
不知何年少,踟蹰西北顾。请君且莫顾,黄金徒自误。
黄金道路傍,谁当见国卿。
荅寄用晦王孙 其二
豫章城上有高楼,楼下长江二水流。君更红颜雄制作,谁同清夜美遨游。
阳春若许千人和,明月何须万里投。不信秪今求自试,词场可但少应刘。
咏古 其十五
薛公得冯驩,门下知者谁。十日居传舍,乃问客所为。
先生惟一剑,弹铗何其悲。授室缔高国,驱车出中逵。
主人意已厌,同列宁见推。田文既失位,倾身与持危。
片言悟齐主,复相名益垂。奇士多侮世,藏用匪可窥。
关门雪望
西来千里雪,斜日满函关。秋水何当落,浮云自不还。
积阴高紫气,寒色壮秦山。似欲欺双鬓,苍茫到客颜。
铙歌 其十六 临高台
临高台,望江水,江水之流以千里。黄鹄知得高蜚止,愿遗香草美人子。
关弓问鹄从何来,我主万年亦诚哉。禾黍不获鹄何食,遨游四海安终极。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四
射策当年捕虏才,提兵又度百蛮来。秋霜已避横戈气,春雁应同结阵回。
寄慰元美 其二
少妇红妆玉箸寒,清秋银烛对阑干。无情最是它乡月,不就仙郎掌上看。
重别魏使君 其三
君家明月楚江干,价动连城海色寒。不是片心还得似,三年那借故人看。
四时子夜歌 其六
荧荧斜月辉,累累清露垂。中宵不还卧,徘徊独为谁。
冬日 其三
客来堪自见,酒尽且须酤。不是南山色,贫家一事无。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寄怀元美
汝宁徐使君 其六
顾中翰祭告德衡二藩兼有事沂山东海
汝宁徐使君 其五
夏日行部遇明卿子与于瘿陶邑
杨山人 其二
寄赠元美四首 其三 藤障子
送郭使君解郡暂还豫章诗有序
杨山人 其一
王明君吟
和许长史玉函宫携妓 其一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五 锄
和许长史筝伎篇
琅琊王歌 其六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二
四时子夜歌 其三
石城曲 其三
子夜歌 其九
酬许使君读鄙诗见赠 其二
汝思见过林亭 其二
烟霞岭
张明府见惠榴柿 其二
赠元美兄弟
荅元美
挽王中丞 其一
答赠沈孟学 其二
寄元美 其六
莫愁乐 其二
铙歌 其十三 雉子
四时子夜歌 其七
九月同殿卿登南山 其四
荅寄用晦王孙 其一
和许右史初度村兴之作
答殿卿过饮南楼见赠 其二
和殿卿春日梁园即事
寄许殿卿
古诗后十九首 其九
春日闻明卿之京为寄
发长安
五子诗 其三 宗子相
东门行 其二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三
人日同元美子与公实集子相宅得寒字
宿华顶玉井楼 其一
感逝示克懋
估客乐 其二
杂兴 其七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二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三
答殿卿九日见怀 其一
录别 其四
和周公瑕猗兰篇兼呈元美
铙歌 其二 思悲翁
送陆从事赴辽阳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一
咏古 其十
九月八日东村送元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