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明月促曙光,众星西北移。游子星早行,起问夜何其。
揽衣出门去,长当渴与饥。蒺藜穿我履,严霜薄我肌。
别离矜盛年,老至不自知。努力事战场,泪下复无时。
集张使君别业
清河迅寒流,金舆杳空翠。秋气舆高原,苍然西北至。
返照散疏林,萧条烟景异。零落复佳期,茅茨况幽致。
握手平生人,笑谈出往事。旧游数子尽,风流吾党备。
千金抵白发,一醉满君意。
送祠部莫郎中贵州提学
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亦是柳章地,宁虚供奉班。
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
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寄吴明卿 其四
秋色萧条傍谪居,体中今日定何如。从他几载风尘吏,不作平津相府书。
琅琊王歌 其一
阳春二三月,单衫绣裲裆。系马临大道,值女行采桑。
汝宁徐使君 其四
鸿陂东注汝阳城,太守乘春出劝耕。童子但须骑竹马,夹车休唱芋魁羹。
赋得狼居胥山送李侍御
材官十万绝大幕,踰河一战胡儿却。夜纵翼兵袭章渠,系以往封狼居胥。
姑衍山头列旗鼓,中坛拥纛陈首虏。帐前面缚三当户,骠骑将军醉歌舞。
北风千里云摧颓,瀚海波涛蹴日回。汉家天子雄才哉,捷书亲发柏梁台。
君持绣斧五原郡,牧马单于不敢问。黄沙白草寒冥冥,今年为王犁二庭。
和许右史初度村兴之作
一瓢春酒望青天,谁识箕山武仲贤。我亦颍阳饮牛客,犹堪击壤共尧年。
秋前夜过昆山寄仲蔚时元美兄弟俱就徵车
有客中原回白头,怀人千里命扁舟。吴门山色元非雨,娄子江声似是秋。
二友雁行堪入洛,惟君龙卧不依刘。也知倾盖须臾事,一日椷书即旧游。
重别魏使君 其二
谢客园林已十春,门前车马任红尘。使君不为怜同调,何处蓬蒿得故人。
和周公瑕猗兰篇兼呈元美
玉指红颜拥上春,劳君一顾落梁尘。当时解赠同心句,汉省风流在几人。
秋日 其四
还乡明日事,可奈簿书劳。弃置看同病,风尘避二毛。
酒如泾水浊,枕对华山高。不是清秋色,何人见反骚。
寄余仲蔚
吴门月落洞庭孤,何处扁舟钓五湖。我梦三峰秋色里,不知曾扫华山图。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三
老去看花上苑春,怜君不厌草堂贫。预知猿鹤愁无主,更属南怜卧病人。
送王侍御按贵阳
中原遥入楚天长,道出盘江古夜郎。自许铁冠冲瘴疠,兼携白笔扫风霜。
百蛮拥节开雄镇,万里登车揽大荒。莫说壮游非妙选,同时八彦避鹓行。
子与以服散卧病因赋姬人怨服散三章戏赠 其三
吴姬捣药楚姬丸,独夜深闺玉兔寒。更倚庭前双桂树,何人不作月中看。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三
十载论文画省开,君家二妙日趋陪。那因见和池塘句,始羡风流小谢才。
酬郭子坤感怀 其四
不须婚嫁毕,始作尚平游。五岳年年在,浮云处处愁。
答殿卿代寄正甫
凌云赋出罢朝天,今日恩深汉帝年。寄语故人杨得意,白头堪作病相怜。
答赠沈孟学 其四
江城春尽尽飞花,花拂青樽日影斜。寂寞更无奇字问,可知曾到子云家。
题潘廷尉留馀堂
前朝知政四留馀,廷尉为堂取自书。潘令官衔犹散骑,于公门第早容车。
法星傍斗悬高座,佳气如云护直庐。海内称平逢此日,主恩先已未应虚。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和殿卿春日梁园即事
寄吴明卿 其十
乌夜啼 其一
秋日东村偶题 其二
四时子夜歌 其三
琅琊王歌 其四
答寄殿卿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八 代应德琏
同元美赋得寒字
赠殿卿
送李太守之东昌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二
此儿行重寄明卿
录别 其十二
劳别子与 其二
阁夜示茂秦 其四
重寄伯承
和许史秋日玉函观 其一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二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二
黄淡思歌 其二
汝宁徐使君 其七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六
同皇甫缮部寒夜城南咏月
毛封君
寄吴明卿 其二
寄吴明卿 其三
送陆从事赴辽阳
寄殿卿
燕歌行 其二
青州志成薛生重枉报别将诣元美作此为赠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一
铙歌 其十一 芳树
答右史秋怀见寄 其二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三
作蚕丝 其二
阁夜示茂秦 其二
幽州马客吟歌 其一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神弦歌三首 其三 圣郎曲
团扇郎
子夜歌 其九
闻雁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 其一
石城曲 其二
白纻舞歌 其三
寄吴明卿 其一
为南海钟侍御题金台遥祝卷 其一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 其二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 其一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一
答张秀才简病中见寄 其二
公燕诗九首 其五 孔璋
送莱芜萧簿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一
长松标
和右史悼儿篇 其一
紫骝马歌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