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茂秦

寄茂秦

明代 李攀龙

谁惜虞卿老去贫,平原食客一时新。怀中白璧如明月,何处还投按剑人。

诗人李攀龙的古诗

送潘令之邯郸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为政风流不下堂,漳河春色动宫墙。遥知茂宰鸣琴曲,弹作罗敷陌上桑。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四

明代 李攀龙

射策当年捕虏才,提兵又度百蛮来。秋霜已避横戈气,春雁应同结阵回。

寄刘子方斗酒

明代 李攀龙

每到花开忆锦溪,春醪今日为君携。山中傥值看花伴,醉里新诗好共题。

琅琊王歌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阳春二三月,单衫绣裲裆。系马临大道,值女行采桑。

郡斋同元美赋得明字

明代 李攀龙

落日千山短发明,萧条转见故人情。时危小郡徵求少,秋到高斋卧理清。

岂谓文章妨遇合,深知偃蹇负平生。论心对我杯中物,握手看他世上名。

遂使浮云愁大陆,何来二子在孤城。风尘如此仍为守,愧尔新诗满帝京。

冬日 其四

明代 李攀龙

风雪不出门,苦吟何时已。沽酒城中还,先生拥褐起。

估客乐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估客广州人,出入三江口。一艑载三千,娘但日沽酒。

送公实还南海

明代 李攀龙

梁生偃蹇谁伦伦,梁生偃蹇无伦伦。为郎十月不厌意,上书乞归南海滨。

文章往往迕时好,富贵安得婴其身。独存肝胆论交者,一一凌云作赋人。

忆昨击筑饮燕市,酒酣以往气益振。黄金之台空嶙峋,华阳之馆谁为薪。

騊駼騄耳俱良马,剑客博徒皆俊民。梁生徐生情最亲,宗生王生诗更新。

经过但坐歌白云,罢曲彷徨若有神。挥毫夜夜摇星辰,襟期矫矫何能驯。

梁生此事成万古,欲别牵裳遂具陈。罗浮之山何崔嵬,下临莽苍波涛开。

维舟跋浪长鲸出,倚杖垂天大鸟来。北望中原寥廓哉。

飞厓坐揽百粤色,群峰黝渺行风雷。梁生之庐搆烟雾,千寻薜荔青摧颓。

有时高咏反招隐,岩壑无人秋雨哀。尉佗椎结本赵侠,陆贾纵横一汉才。

丈夫有道在龙蠖,还能伦世相裴徊。梁生何为终蒿莱,梁生慎勿终蒿莱。

企喻歌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放马大泽中,马饱勿复驱。宁断壮士肉,不断骏马刍。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夹户春风五柳斜,绕篱秋色醉黄花。南山只在茅茨外,人道柴桑处士家。

和子与留别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别酒故人同,留诗古寺中。唯应湖上竹,一为起清风。

萧萧篇哭孙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年年病里度秋风,双鬓萧萧对转蓬。今日邻家闻玉笛,不堪吹入思悲翁。

五子诗 其二 吴明卿

明代 李攀龙

吴生荡涤士,明德复何早。高举凌风翮,青云漫浩浩。

良士冠带会,斗酒弄辞藻。一弹中清商,下里难为好。

知音率已稀,隐几存吾道。众言纷盈庭,胶漆各自保。

掩耳走淆乱,褰裳度潢潦。骂坐岂尽狂,流俗令人老。

陆沈金马门,怀袖谏书草。白日有弃捐,游子悲不造。

铙歌 其十二 有所思

明代 李攀龙

有所思,乃在燕山隅。何用问遗君,大秦明月珠。结以连理带,荐以合欢襦。

又何问遗君,青丝系玉环。可直千万馀,翠羽绍缭之黄金错其间。

闻君有它心,拉杂其珠摧其环。摧其环,临高台。反袂以障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若复相思,有如此珠,有如此环。

非我可为,鸡鸣狗吠。我视兄嫂,不言谓何。东方须臾高奈何。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少年裘马结交场,壮岁功名竹帛光。海内黄金看意气,人间白雪见文章。

赠张子含茂才

明代 李攀龙

忆昔中丞全盛时,少年裘马相时随。忽逢世变夙心违,逆旅荒凉旧识稀。

古来万事皆如此,何用空悲昨是非。流水无情白日速,红颜犹在黄金微。

饮君莫辞燕市酒,欲行不行且携手。青云今有故人存,好赠绨袍哀王孙。

广阳山道中

明代 李攀龙

出峡还何地,杉松郁不开。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地胜纡王事,年饥损吏才。难将忧旱意,涕泣向蒿莱。

慕容家自鲁企由谷歌

明代 李攀龙

鸟中有鹞子,人中有慕容。慕容家此谷,少年多相从。

杂兴 其七

明代 李攀龙

翩翩西北风,萧萧枯桑林。登高使人望,秋气悲我心。

丛台蔓寒草,易水清且深。当时燕赵士,慷慨有遗音。

寄怀蒲圻魏使君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归来高卧叔牙山,恰尔分符出汉关。一顾青云生海上,千秋白雪在人间。

非时按剑投珠起,无意偿城抱玉还。所以离骚长苦怨,楚臣容易老红颜。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