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孤亭遥上翠微重,槛外空林何处钟。秋到诸天开薝卜,湖连双阙散芙蓉。
云光忽落鼋鼍窟,雨色飞来鸑鷟峰。自信登临能作赋,肯令陶谢不相从。
寄慰元美 其二
少妇红妆玉箸寒,清秋银烛对阑干。无情最是它乡月,不就仙郎掌上看。
殿卿示乐府序小诗报
知音千载事,君适赏心同。从此三都赋,人传左太冲。
寄赠元美四首 其四 螺杯
鹦䳇双飞白玉盘,金浆一泻万珠寒。故人自有相如渴,明月烦君掌上看。
咏古 其七
菀彼中林乌,拚飞不集枯。齿牙一为猾,公子良见图。
矫矫上天龙,雾雨既已敷。子推独耆乾,草莽空号呼。
悬书下宫门,绵山聊与娱。
赋得雁池送许右史游梁分奈字
汉家藩国称冠带,雁池多暇为高会。宾序同推枚叟尊,星潢共指梁王大。
赋成锦字映长流,酒酣飞羽传寒濑。藻翰常生授简中,潺湲不散鸣筝外。
清影朝含竹苑霜,悲声夜杂吹台籁。白首君恩岂稻粱,朱门旅迹非萧艾。
极知慕侣倦游人,秋来肺病谁能奈。
襄阳乐 其五
杨州大估客,千金作一装。谁敢攀贵德,牵坏侬衣裳。
子夜歌 其九
欢心杨柳花,春风为颠倒。到头有感化,不离浮萍草。
题欧职方鹅山泉高斋
闻君读书处,乃在蓟山阿。水色开窗槛,泉声散薜萝。
濯缨秋雨至,把钓夕阳多。白璧浇田出,寒流没羽过。
风尘无燕息,宾客有羊何。一自从王事,空为劳者歌。
送莱芜萧簿
萧生业本儒术起,稍因读法得其指。栖息十年白鹿洞,担囊一卷青乌子。
岱宗雄蟠大海滨,衣冠气王中有人。我家松槚三千树,鞍山东望华不注。
为说干时常轗轲,独怜明主能知遇。莱芜作簿更谁群,但恨无过范史云。
釜里蠹鱼堪自见,鞭下虫蛆讵忍闻。看君才岂催科拙,请谒公门非所屑。
藩臣答诏误承恩,翻然遂就迁官列。匹马悠悠复路岐,即今失意欲何之。
同乡冢宰谙名姓,府掾郎曹伫可期。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二
博物张华不易逢,十年京洛少从容。当时未得丰城剑,已识云间陆士龙。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三
结屋临湖八九椽,白云秋色共萧然。若言长者无车辙,何得中丞乞俸钱。
与茂秦金山寺亭上望西湖
四时子夜歌 其四
婉伸华簟上,不下葳蕤钥。郎君已自前,罗衣那及著。
神弦歌三首 其一 宿阿曲
天门詄荡荡,地户郁沈沈。真官下云中,窈窕从苏林。
咏古 其二
绥绥涂山狐,九尾不自多。我往尾平定,念子无室家。
明发兴岳庭,乃身参洪波。宗疏事则裒,祝融扬英华。
玉牒沐日月,素书出江河。
重送许永宁 其二
世情今可见,此谪竟堪陈。偃蹇难容汝,文章不利人。
清秋炎海外,落日大荒滨。莫更埋铜柱,功名老汉臣。
酬许使君读鄙诗见赠 其二
莫道西施宠最深,馆娃宫女正如林。何人不解矜颜色,敢向君王更捧心。
寄吴明卿 其一
平台秋气郁苍苍,落日登临一断肠。若道子虚今未就,当年谁遣客游梁。
作蚕丝 其二
大茧大如卵,小茧垂其腴。三秋上织作,君看罗绣襦。
乌夜啼 其四
乌生秦氏家,不从秦氏栖。夜夜将九子,石城城上啼。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岁杪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其二
答张秀才简病中见寄 其二
过殿卿山房咏牡丹 其二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一
齐侠行
集元美宅送汝思吴峻伯袁履善三比部
和周公瑕猗兰篇兼呈元美
大阅兵海上 其三
咏古 其十五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二
送吴人陆之箕
为魏使君送黄生归楚
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 其二
赠陆膳部
重送许永宁 其一
挽王中丞(八首选二)
虎跑寺泉
企喻歌 其二
荅元美山东道中见寄
将至梁园寄殿卿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二
荅寄余德甫
闻子与欲诣问诗以代柬 其一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其三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九
幽州马客吟歌 其三
秋前夜过昆山寄仲蔚时元美兄弟俱就徵车
和梁宪使过密咏天仙宫白松 其二
石城曲 其二
五子诗 其五 梁公实
捉搦歌 其二
河中之水歌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二
送右史之京 其一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三 衲
答右史秋怀见寄 其一
明下童曲 其二
荅赠王给事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一
录别 其二
醉示元美
乌夜啼 其一
铙歌 其十六 临高台
题徐子与门生汪惟一竹邱图
送公实还南海
寄送方山人归歙州 其一
赋得金谷园障子
桃花岭
五日与殿卿游北渚 其二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 其二
汝宁徐使君 其十
建安体 其三
遣侍儿
荅寄用晦王孙 其二
古诗后十九首 其四
武太常贞母太常是遗腹子
山房书壁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