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阳春二三月,单衫绣裲裆。系马临大道,值女行采桑。
三洲歌 其三
何来板桥湾,持底唤沽酒。两丛蒱锻镮,问侬取不取。
烟霞岭
烟霞不隔洞天遥,佛影千岩散寂寥。绝壁倒衔沧海照,一峰高映赤城标。
白云家在时堪驻,紫气山深夜自朝。莫被藤萝迷出入,相逢终日少渔樵。
寄慰元美 其一
幕府千山蓟北青,朗陵宾客夜充庭。即今无恙荀文若,着膝犹堪当一星。
荅寄余德甫
当年草奏柏梁台,此日漂零浊台杯。伏枕春阴三楚合,拂衣秋色大江回。
含冤夜识双龙气,作赋时推二马才。极目中原诸子尽,豫章城里一书来。
秋日 其三
倦游非一日,乘兴复三秦。多病难为客,浮名喜中人。
未堪沈案牍,何以走风尘。祖帐东门外,贤哉一老臣。
与子与游保叔塔同赋
古塔松台对寂寥,高斋斜日傍寥樵。金牛忽见湖中影,铁骑初回海上潮。
更倚连城明月动,并携双剑落星摇。若非赋有凌云气,笔厎天花可自飘。
拂衣行答元美
五原驱车兴殊浅,三秦卧病秋云高。束带那能见长吏,谈经何以随儿曹。
上书一日报明主,愿乞骸骨归蓬蒿。小臣采薪业不佞,闻道巢由亦已逃。
拂衣中原风雨来,群公祖帐青门开。二疏一去三千载,大夫未老宁贤哉。
新乡城西重回首,当时叱驭其人走。路傍伏谒莫敢动,囊里俸钱君但取。
此辈交情虽可见,吾徒大名终在口。于今偃息南山陲,闭户不令二仲知。
负海少年大跋扈,遣使问我抽簪期。百尔不分一狂客,余发种种何能为。
玄经半卷常自诵,浊酒千钟醉不疑。五子江湖正漂泊,黄鹄摩天慕者谁。
四时子夜歌 其五
庭含明月光,蟋蟀入床语。独自理寒衣,秋风动砧杵。
阁夜示茂秦 其二
为客今犹在,浮名信已劳。病来衰綵笔,老至恋绨袍。
阁卧风尘过,衔杯夜色高。旧知江夏守,不厌祢生豪。
刁斗篇
阴山战合胡天黑,汉兵大呼单于北。边秋日落五原屯,碛火夜连千灶食。
骠骑横戈拂铁衣,悲风黄草白榆飞。渡河鸟阵旌旗伏,卧壁龙沙鼓角希。
征人马上援枯骨,满地清霜刁斗发。朔气遥传瀚海云,寒声乱动轮台月。
掩笳骄雏听垂泣,按剑材官怒指发。宫女琵琶咽逝波,使臣旄节凋幽窟。
谁能绝漠靖边氛,哀响如今不可闻。六郡少年思转斗,摐金犹忆李将军。
虎跑寺泉
大士始结构,凿空偏此丘。二虎自南岳,掉尾从师游。
神威攫地脉,佛力驱阳侯。枯火迸石罅,松根解绸缪。
势宁决蹯去,挥锡怒不休。至今喷岩壑,水犹咆哮流。
酌言生壮心,一啸风飕飕。海眼在其下,潮汐故可求。
不然胡僧咒,争使波澜浮。穿壁吐长涧,夹寺潴龙湫。
疑作故山雨,片云驻岣嵝。归应出东林,无为惠远留。
毛封君
公家安在蓟门城,出入渔阳结城行。经学并驱韩太傅,辞华脱颖赵先生。
丈人不作雄边老,令子还高秉宪名。此日衣冠看甚伟,也知黄绮负馀情。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五
碧天无尽白云孤,到日扁舟落五湖。不见蓟门秋草色,愁心明月满姑苏。
铙歌 其一 朱鹭
朱鹭猎其缨,茄下行。鱼在梁,纵复横。鹈何飞,濡其羽,上书谏其主。
送吴人陆之箕
客有登台赋远游,蓟门金尽坐高秋。总怜岐路无知己,不向风尘为白头。
木落毗陵看过雁,月明张翰倚扁舟。未将簪绂论多病,草色姑苏到自愁。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五
处世苦无见,孤生非所忧。高言生同心,千载一相求。
穷贱解胶漆,弃置衰交游。昔我同门友,上书哀王侯。
明月皎夜光,踯躅不得投。
张明府见惠榴柿 其一
床头春酒百花香,醉里谁知柿子黄。想道故人消渴久,秋来为摘满林霜。
答赠沈孟学 其四
江城春尽尽飞花,花拂青樽日影斜。寂寞更无奇字问,可知曾到子云家。
咏古 其九
驾言九皋泽,揽彼渐水台。罘罳蔽荆岑,绝流曲池隈。
婉彼三楚士,谏猎纡其才。大雨忽盈河,疾风西北来。
洪潦起滔天,陨雹激以雷。商梁正绥立,仆夫行告哀。
孤虚无妄设,荧惑谅为灾。帝德眷荒淫,欲去此徘徊。
观猎 其二
十月霜清紫兔肥,浮云不竞铁骢飞。半酣驱逐诸年少,朌子城东看打围。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和马侍御赋得飞来双白鹤
与刘宪使过子与大佛寺
哭子相 其一
袭克懋托疾不肯入试赋赠
襄阳蹋铜蹄 其四
寄许殿卿 其一
郡斋同元美赋得明字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丁香湾
登华不注山送公瑕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三
送吴郎中谳狱江西 其一
挽王中丞 其一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四
送公实还南海
和许右史初度村兴之作
寄元美 其二
铙歌 其八 上陵
录别 其三
薛子熙以青州使君聘脩郡志见枉林园寻示赠章作此荅寄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 其二
石城曲 其三
前溪歌 其七
张明府见惠榴柿 其二
寄余仲蔚
咏古 其一
送郑生游大梁诗
岁杪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其一
李柱史蜀扇
碣石篇 其四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九
燕歌行 其一
寄元美 其五
九月同殿卿登南山 其四
捉搦歌 其二
题申职方五岳图
重送许永宁 其一
汝宁徐使君 其六
汝宁徐使君 其九
杂兴 其十一
录别 其二
与子与游灵隐寺吴马诸公同赋
渡滹沱
铙歌 其十七 远如期
寄元美 其一
齐侠行
秋日村居 其一
郡斋同元美赋得桥字
咏古 其四
寄吴明卿 其八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一
幽州马客吟歌 其五
建安体 其一
五子诗 其三 宗子相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三
送右史之京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