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客来堪自见,酒尽且须酤。不是南山色,贫家一事无。
汪员外移水部时城京师汪为植
闻有金城役,抡兹水部才。中原忧被发,使者咏于䰄。
睥睨燕山接,风云瀚海来。悬知胡骑遁,天子宴蓬莱。
古诗后十九首 其四
良会属今日,弹筝倚新声。唱苦令神伤,三变不可盈。
中曲忽自置,踯躅一再行。欲因更促柱,难为听者情。
人生局一世,悠悠终何成。要路多坎坷,先秋惨其荣。
来者率如此,焉知千岁名。
哭子相 其三
扬子江寒月影孤,秋风吹落射阳湖。故人欲洒临江泪,湖上明珠竟有无。
寄元美 其六
落魄初看逐客情,风流又似弃繻生。路傍年少从他问,不必停车说姓名。
咏古 其七
菀彼中林乌,拚飞不集枯。齿牙一为猾,公子良见图。
矫矫上天龙,雾雨既已敷。子推独耆乾,草莽空号呼。
悬书下宫门,绵山聊与娱。
碣石篇 其四
羽翼未就,鸿鹄徘徊。神龙失水,徘蚁所裁。珠不暗投,剑不倒持。
能弗用利,勿处于疑。高才者妒,匪但在人。逃名避世,以保其身。
送祠部莫郎中贵州提学
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亦是柳章地,宁虚供奉班。
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
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子夜歌 其九
欢心杨柳花,春风为颠倒。到头有感化,不离浮萍草。
郡斋同元美赋得遗字
城上西山黯黯,斋中秋草离离。风尘微禄相误,疏拙除书自遗。
落日故人对酒,白云仙吏裁诗。萧条回首何处,徙倚论心此时。
四时子夜歌 其三
三伏天雨火,郎但笼窗坐。何处汲寒浆,金瓶井中堕。
求志园
吴门有奇士,二弟偕好修。鞍马照红颜,往来长者游。
带剑何良绮,垂缨亦绸缪。岂不揽豪贤,我志非所求。
驾言旋北郭,灌园依一丘。白云荡虚壑,馀映翻寒流。
置酒临高台,邈焉怀其俦。鸿鹄既云举,千里常悠悠。
清风动帷幕,皎月光沉浮。读书见古人,鸣琴调逾幽。
无取广川观,昔在汉阴叟。天子御飞轩,龙蠖时乃瘳。
回首望中原,壮心未可收。
访刘山人不值 其一
主人三径草堂斜,稚子开门劝吃茶。自有白云看好客,不妨红叶满贫家。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一
咸池一奏合宫成,帝自垂裳拱玉京。多少侍臣调六琯,须知共作凤凰鸣。
采莲童曲 其一
扣楫声太苦,听我采莲歌。且将盛年容,持比芙蓉花。
秋日村居 其一
隐几怜清晓,开轩命浊醪。西风行薜荔,白露缀蒲桃。
气逼蝉声苦,天含雁影高。壮心堪自见,秋色正滔滔。
挽王中丞(八首选二)
答潘润夫病中见赠 其一
高秋伏枕㟙湖滨,憔悴谁怜似楚臣。怪尔红颜青镜里,潘郎本自玉为人。
和许右史初度村兴之作
一瓢春酒望青天,谁识箕山武仲贤。我亦颍阳饮牛客,犹堪击壤共尧年。
寄登宗秀才茂登池亭 其二
窗中采莲舟,落日菱歌起。坐见浣沙人,红颜照秋水。
青溪小姑曲
青溪汤汤,白石为梁。小姑不嫁,谁谓无郎。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赠刘将军
送王侍御按贵阳
寄慰元美 其一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八
公燕诗九首 其四 仲宣
录别 其十二
题候涛山观音寺寺徙自落迦
九月同殿卿登南山 其三
齐侠行
高光州孤山精舍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二
题潘廷尉留馀堂
赋得金谷园障子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五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五 锄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四 代王仲宣
夏日行部遇明卿子与于瘿陶邑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二
广齐讴行
怀子与
酬李东昌写寄白雪楼图
灌甫东陂宴
武太常贞母太常是遗腹子
和梁宪使过密咏天仙宫白松 其二
塞上曲四首送元美 其三
神弦歌三首 其一 宿阿曲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一
送许史得弟字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 其一
重送许永宁 其二
元美起家按察河南寄促之官
咏古 其十三
琅琊王歌 其三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一
冬日 其一
汪中丞台火救者独以剑出弹铗而歌和以相吊
杨山人 其一
岁杪再得殿卿书却寄
莫愁乐 其四
寄送方山人归歙州 其一
汝宁徐使君 其七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九 代阮元瑜
天马引
蹛林歌
殿卿别业 其二
湖就姑曲
汝思见过林亭 其二
袭克懋托疾不肯入试赋赠
酬殿卿寄惠达摩渡江图
寄殿卿
初春 其三
阁夜示茂秦 其四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其一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二
赵州道中
丁香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