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诗名东郡沈隐侯,那复擅奇顾侯头。江湖槃薄有能事,画我山中白雪楼。
推毫已经海色至,无乃兼驱蛟蜃游。须臾百里岱阴合,咫尺疑闻清河流。
华不注山得非雨,平陵以西胡独秋。松风似欲卷绡起,良久看云失去留。
丹青快意痴如此,丘壑过人老即休。使君实解郢中调,为尔深知宋玉愁。
桃花岭
一度桃花岭,烟霞处处新。纵迷源上路,犹似武陵人。
琅琊王歌 其二
炎天五六月,挈枕逐阴凉。絺服不掩体,唤女汲寒浆。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四
床头一卷大玄经,湖上千山闭户青。傥忆故园能载酒,贫家不让子云亭。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三
十载论文画省开,君家二妙日趋陪。那因见和池塘句,始羡风流小谢才。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二
相逢杯酒蓟门关,腰下并刀明月环。开匣赠君当落日,能令秋色满燕山。
汝宁徐使君 其十
解道文章老自知,中原病客重相思。故人寥落看如此,再领专城岂后时。
简许殿卿
玉函山色倚嵯峨,北渚清秋已自波。我欲与君携酒去,不知何处白云多。
关门雪望
西来千里雪,斜日满函关。秋水何当落,浮云自不还。
积阴高紫气,寒色壮秦山。似欲欺双鬓,苍茫到客颜。
石城曲 其一
可怜冶游郎,大马高缠騣。冶游石城下,闻名少年中。
寄殿卿
一作山中客,蓬蒿自满庐。旧游谁独往,新著复何书。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 其二
吏部风流入奏年,诸郎谁不让朝天。五云忽映襜帷动,双辖重临水镜悬。
色借绨袍堪病起,诗更藻笔已名传。故人剩有河山在,二子相逢海岱前。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八
紫禁清秋五夜闲,金茎玉树少人间。不知帝遣神仙吏,更直蓬莱第几山。
寄许殿卿 其一
夹道杨花扑玉鞍,隋堤三月正漫漫。知君日向平台醉,犹作梁园雪里看。
铙歌 其八 上陵
上陵亦诚美,下津以尚羊。问客从何来,自言水中央。
芰荷为君衣,芙蓉为君裳。木兰为君佩,江蓠间杜蘅。
铜池之芝以九茎,光华烛天披金英。凤凰之集,乍开乍合,蜚览上林,曾不知日月明。
赤翅之鸿,翁杂相随。白雁何蔚蔚,云为车,风为马。
游阊阖,守谒者。五色露,何泥泥。乃在仙人金掌中,凝如膏,美如饴。
愿奉我主饮,延年万岁期。
乌夜啼 其四
乌生秦氏家,不从秦氏栖。夜夜将九子,石城城上啼。
寄余仲蔚
吴门月落洞庭孤,何处扁舟钓五湖。我梦三峰秋色里,不知曾扫华山图。
企喻歌 其二
放马大泽中,马饱勿复驱。宁断壮士肉,不断骏马刍。
杂兴 其八
驾出蓟北门,东望元英宫。高台造浮云,碣石来悲风。
客卿既裂地,战士亦论功。称系迁大吕,昭王气何雄。
汶篁一不植,千里生飞蓬。
寄吴明卿 其三
高斋只尺小蒙城,三载逍遥傲吏情。不是春风常入梦,谁知蝴蝶等功名。
古意寄德甫 其三
明月照我床,清风感重闱。遗书发怀袖,彷佛见容辉。
古欢匪自今,游子当何依。千秋一高唱,岂独知音稀。
莫言苦行役,极宴不如归。努力两黄鹂,为尔故乡飞。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四
与子与游保叔塔同赋
铙歌 其九 将进酒
题候涛山观音寺寺徙自落迦
荅寄余德甫
寄赠梁伯龙
汝宁徐使君 其五
寄吴明卿 其四
长相思·秋风清
咏古 其十三
古诗后十九首 其九
石城曲 其三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一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一
送徐汝思 其一
杂兴 其十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 其一
题潘廷尉留馀堂
闻雁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答寄俞仲蔚 其一
王明君吟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三
访刘山人不值 其一
录别 其九
与茂秦金山寺亭上望西湖
元美起家按察河南寄促之官
和聂仪部明妃曲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一
留子与署中
过殿卿山房咏牡丹 其二
李柱史蜀扇
杂兴 其九
前溪歌 其七
碣石篇 其三
阁夜示茂秦 其一
铙歌 其二 思悲翁
咏古 其十六
铙歌 其十五 上邪
估客乐 其二
挽王中丞 其三
郡斋同元美赋得遗字
送王侍御按贵阳
送林章之郎中谳狱南海
同皇甫缮部寒夜城南咏月
录别 其十
三洲歌 其三
瑶池谣
杨山人 其二
酬郭子坤感怀 其二
见火齐镫问是右史持入梁
山房书壁 其二
白石郎曲 其二
黄督
答殿卿问疾
答寄子威
铙歌 其六 战城南
寄吴明卿 其二
哭子相 其三
宿林泉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