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薄游寒暑换,仍自滞孤城。华发看人事,浮云识宦情。
拂衣驱病色,悬榻避时名。但欲眠清昼,相嘲任友生。
戏东张茂才
罗姑春酒百花香,潦倒张郎自不妨。为问君家三妇艳,今朝若个画眉长。
酬郭子坤感怀 其四
不须婚嫁毕,始作尚平游。五岳年年在,浮云处处愁。
铙歌 其九 将进酒
将进酒,称我觞。纷佳哉,以浩倡。心所作,未尝闻,徘徊三叹一为君。
君之臣明四时和,国有良工悉索歌。观者不苦奈子何。
寄送方山人归歙州 其一
河水悠悠雁影长,长安回首泪成行。可怜三十年前客,明日扁舟是故乡。
劳别子与 其二
马卿元自汉词宗,天子同时叹不逢。总为故人邀贵客,故将车马过临邛。
咏古 其一
帝作大唐歌,八伯奏卿云。钟石兴麓野,人声一以论。
日月发光华,烂然星具陈。沈璧十二渚,岱宗乃于禋。
是时辟四门,穆穆咸所宾。
同元美赋得寒字
秋风华发相得,落日青山自寒。薄宦何如浊酒,故人谁在长安。
王明君吟
我本良家子,承恩入汉宫。光彩射绮罗,语笑生春风。
君王希召幸,在远谁为通。汉宫三十六,处处种梧桐。
美女八千名,各各分当熊。黄金买颜色,丹青多益工。
宁知佳丽人,不出所图中。黄金犹粪土,丹青复何功。
颜色非可恃,粉黛故难同。因念长门赋,夙昔亦相蒙。
君王宠自娱,贱妾以和戎。岂惜贱妾去,但惜长门空。
涕泣顾长门,从此逐秋蓬。
招张少坤
萧萧落木下河干,秋老东林白露寒。为报陶家新酒熟,黄花三径待君看。
懊侬歌 其一
五丝合欢被,还得五丝缝。侬为懊恼曲,还持懊恼侬。
地驱乐歌
萧萧条条,风雨漂摇。饿杀鹪鹩,漂杀䲭鸮。倦鸟不飞,非无羽翼。
贫女不嫁,非无颜色。枕郎右臂,郎侧向左。看郎颜色,似不在我。
宛转郎怀,坐郎左膝。郎有它人,不自今日。
公燕诗九首 其六 伟长
高台郁峨峨,其下临清池。黄鹄比翼游,淫鱼戏涟漪。
微风起水裔,朱华纷陆离。绮罗既生色,笑歌不自治。
旨酒但相属,羽觞随波移。人生寄一世,岁月忽如驰。
岂忘诵君恩,贱躯未可知。
公燕诗九首 其四 仲宣
浮云撤重阴,流猋四座来。西临柏阳山,南望铜雀台。
回首出中原,旷然千里开。公子大置酒,弦管间行杯。
华镫吐清光,飞盖自徘徊。古人一含情,于今安在哉。
乱离常苦多,欢极令我哀。
建安体 其二
北风正徘徊,繁霜以霏霏。经过至朔方,惆怅我武威。
白骨何籍籍,铠甲贯疮痍。猛兽蹲高冈,狐兔失故蹊。
伐薪缺斧斨,饮冰胶马蹄。远行多苦寒,中路渴与饥。
是时一介志,悠悠谁当知。
送金台郑参戎 其一
征南幕府百蛮遥,拟勒功名宠圣朝。此日汉家铜柱在,何如海上赤城标。
寄赠元美四首 其三 藤障子
九叠风生障子深,兰台上客赋披襟。休疑古蔓龙蛇走,犹带松杉十里阴。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三
结屋临湖八九椽,白云秋色共萧然。若言长者无车辙,何得中丞乞俸钱。
秋日寄怀元美兼呈吴徐二使君
十载江湖白露寒,因君万里忆寒安。故人相向中原老,秋色何如画省看。
邵武功名非不佞,汝阳经术雅能官。即今垂作漂零客,可道音书日转难。
雪后忆元美
雪后千门月色开,故人遥忆子猷回。饶他已尽山阴兴,半夜还须载酒来。
汪员外移水部时城京师汪为植
闻有金城役,抡兹水部才。中原忧被发,使者咏于䰄。
睥睨燕山接,风云瀚海来。悬知胡骑遁,天子宴蓬莱。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明下童曲 其一
莫愁乐 其二
刁斗篇
赠殿卿
紫骝马歌 其三
上朱大司空 其一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二
送右史之京 其二
寄元美
作蚕丝 其二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一
岁杪再得殿卿书却寄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二
同皇甫缮部寒夜城南咏月
神弦歌三首 其二 道君曲
秋日 其四
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 其二
五子诗 其二 吴明卿
乌栖曲 其二
再答元美 其二
灌甫东陂宴
为周真阳题芭蕉仕女图戏呈吴明卿使君
寄茂秦
秋日 其三
答寄俞仲蔚 其一
懊侬歌 其三
赠子与
哭子相 其一
送右史之京 其一
冬日 其四
岁杪放歌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寄伯承
乌夜啼 其一
和殿卿咏梅篇
襄阳蹋铜蹄 其三
铙歌 其十六 临高台
访刘山人不值 其一
送张阃使黔中
咏古 其六
闻雁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汝思见过林亭 其二
录别
登华不注山送公瑕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二
重寄元美 其二
寄题离薋园 其二
九月八日东村送元美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和殿卿春日梁园即事
古诗后十九首 其三
郡斋同元美赋得明字
丁香湾
赋得边马有归心
寄元美 其五
山中简许郭 其二
赋得狼居胥山送李侍御
燕歌行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