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脩蔓屋头缀,大壶檐外垂。霜乾叶犹苦,风断根未移。
收挂烟突近,开充酒具迟。贱生无所用,会有千金时。
张修赴威胜军判官
依韵和永叔见寄
采芡
猬毛苍苍磔不死,铜盘矗矗钉头生。吴鸡斗败绛帻碎,海蚌抉出真珠明。
磨沙漉水莩壳滑,斫桂煮釜风波声。齿如编贝嚼明月,曼倩不复饥肠鸣。
莫论一斛贵与贱,堂上狼藉无由行。
袁大监挽词三首
送韩玉汝太傅
函关见残雪,褒谷闻春禽。禽响通朱闻,马嘶入青林。
花明乱石路,云抱寒泉岑。天外汉江来,城下渔网沉。
庖供缩项鳊,坐使宫娥斟。农桑不须教,古俗自通今。
答中上人卷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
哀马
欲阴
鸲鹆知天风,鹁鸪知天雨。途路厌尘昏,车马烦泥沮。
阴仍老易觉,体质预辛楚。安坐与壮年,慎勿忘酒脯。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杜挺之刘原甫贡甫韩持国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四石楼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送赵仲宝永兴乾耀提举捉贼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八 三月九日迎驾
前殿临朝百辟回,后宫廷阁九重开。鸣梢已自金阶出,黄屋初迎玉辇来。
不问偷桃方朔饱,谁知载戟子云才。群官望幸无名姓,只有穷吟许外陪。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送崔秀才 其一
晨风无定巢,远寄鹪鹩枝。天寒鼓翼健,粒食宁所窥。
大泽多群羽,翱翔各有时。今子振衣去,焉能久迍羁。
送田遵古秀才
蹊。既见游子发,登舟傍寒溪。沿江抵海澨,行陆至胶西。
入门喜在颜,上堂拜阿㜷。四邻持壶酒,鸡蹠间豚蹄。
亲戚庆问毕,诗书速整齐。即有求贤诏,与子不久睽。
感李花
重门虽锁春风入,先坼桃花后李花。赤白斗妍思旧曲,旧声传在五王家。
五王不见留华萼,华萼坏来碑缺落。当时李白欲骑黥,醉向江南曾不错。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紫微亭
依韵和原甫置酒兰菊间
依韵和通判二月十五日雨中
醉中和王平甫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其二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
寄题沈比部朱州齐云楼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李宣叔秘丞遗川笺及粉纸二轴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 其三 渔潭
重送宋中道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答裴如晦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四 舞风
元政上人游终南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元忠示胡人下程图
前以甘子诗酬行之既食乃绿橘也顷年襄阳人遗甘予辨是绿橘今反自笑 ...
寄麦门冬于符公院
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
寄滁州欧阳永叔
云中发江宁浦至采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拟玉台体七首 其三 雨中归
自尉氏南至京皆水及人胫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
云间月
泊下黄溪
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後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
梨花忆
贷米于如晦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 其二
至灵壁镇于许供奉处得杜挺之书及诗
李密学遗苔酱脯云是自采为之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十五 牧笛
重送曾子固
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
秋风篇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六 蕲竹
读贤愚录
正仲往灵济庙观重台梅
汝坟贫女
早至颖上县
鲁山山行
玉汝遗橄榄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和滕公游穿山洞
雨还
泰州王学士寄车螯蛤蜊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
送宋中道太博倅广平
和韩子华桂花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幽庙
永叔进道堂夜话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重送祖择之北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