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举家鸣鹅雁,突冷无晨炊。大贫丐小贫,安能不相嗤。
幸存颜氏帖,况有陶公诗。乞米与乞食,皆是前人为。
梦后得宋中道书
宵梦宋子语,昼得宋子书。书意与梦语,曾不异往初。
昔我遭家难,逢子亦在庐。我南君大梁,千里非隔疏。
念处天地中,天地犹一车。日月为两毂,星辰随徐徐。
昼夜转不已,载之将焉如。冉冉趋死乡,万古曾无馀。
其间乃有梦,觉实梦何虚。何虚亦何实,及尽皆同墟。
身世既若此,合离休叹诸。
咏秤
阻风寄刁安国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华内翰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五
茸茸剪熟丝,雨染燕脂晕。满树敛黄昏,槿花无此分。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感李花
重门虽锁春风入,先坼桃花后李花。赤白斗妍思旧曲,旧声传在五王家。
五王不见留华萼,华萼坏来碑缺落。当时李白欲骑黥,醉向江南曾不错。
留别李君君颇有归意而未遂
酌我樽中酒,知君羡北归。如何沙上鸟,远逐片帆飞。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八 殿中飞
玉几当中宝作床,无端絮惹御袍香。群公唱第鱼龙化,列侍金阶若堵墙。
和蔡仲谋苦热
守宫
送河清贾主簿归任
不远水云间,悠悠溯鹢还。分亭接鸡犬,举酒对河山。
残雪依荒碛,寒烟入暝湾。昔人鸾枳叹,一并在离颜。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芳梅何茜茜,素叶吐层层。近腊寒犹劲,先春气已承。
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有意常欺雪,无功合镂冰。
早烟笼玉暖,冻雨浴脂凝。汉女新妆薄,燕姬瘦骨棱。
压枝唯恐折,簇萼似难胜。神物终来护,江乡未解矜。
独奇心岂欲,寄远客何曾。不见黄鹂度,宁防粉蝶凌。
月光临更好,溪水照偏能。画轴开云雾,宫刀剪綵缯。
都无笔可衒,莫信巧堪凭。丹杏尘多杂,夭桃俗所称。
故林尝渴望,大庾更愁登。重和阳春曲,声辞猥愧仍。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再至洛中寒食
有睹十一月七日
石兰
周仲章通判润州
西禅院竹
古寺带脩冈,青葱万竿玉。春梢长旧林,夏雨湿新绿。
幽禽啸呼杂,晚照阴晴续。解带欲忘归,壶觞欢自足。
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后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邃隐堂
玉麈尾寄傅尉越石联句
洛阳牡丹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四石楼
汴之水三
缑山子晋祠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六 钱镈
玉汝遗橄榄
淮雨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
依韵李密学合流河口见怀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重送周都官
闻临淄公薨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图
邵考功遗鲚鱼及鲚酱
雨还
桓妒妻
答裴如晦
与夏侯绎张唐民游蜀冈大明寺
永叔赠绢二十匹
醉中和王平甫
寄滁州欧阳永叔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四金山寺
桫椤树
咏王宗说园黄木芙蓉
野鸽
寄题沈比部朱州齐云楼
真州东园
谕乌
重送宋中道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
送田遵古秀才
不知梦
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
岸贫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七 夜赋
后园桃李花
黄敏复尉新城
早至颖上县
寄岳州孙屯田
逢牧
丁端公北使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糟淮鲌
留题希深美桧亭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舟中闻蛩
涂山
元政上人游终南
冬日送暹上人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五 警露
咏扇
朱桵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