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欲阴
鸲鹆知天风,鹁鸪知天雨。途路厌尘昏,车马烦泥沮。
阴仍老易觉,体质预辛楚。安坐与壮年,慎勿忘酒脯。
饮韩仲文家
汝坟贫女
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自尉氏南至京皆水及人胫
玉汝遗橄榄
正仲往灵济庙观重台梅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依韵和载阳登广福寺阁
饮刘原甫舍人家同江邻几陈和叔学士观白鹇孔
赵秘校见访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二北固山
拟宋之问春日剪綵花应制
上林花未有,中禁綵先成。叶逐剪刀出,蕊从妆粉生。
红繁内人手,香染侍臣缨。不是将春竞,天心重发荣。
斫脍怀永叔
陈真卿将有秋试条倏见访不日告行送於北门歌
送君北岗上,举酒歌黄鹄。黄鹄去何高,天池待栖宿。宁复恋江湖,聊兹混鸡鹜。晖晖振羽裳,不羡渊明菊。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
玉汝赠永与冰蜜梨十颗
韩子华约游园上马後雨作遂归
舟中遇雪
翠羽辞
嘲江翁还接篱
何言恐偷样,自是君妇懒。五日缝一巾,犹道苦未晚。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雷秘校入阙拟官时将登舟过辇下
周仲章都官示卷因以赠之
谢鹇和公仪
留别乐和之
依韵和晏相公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一
韩玉汝遗油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九甘露寺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
阻风寄刁安国
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
再寄歙州潘伯恭
汴之水三
再别仲仪
咏刘仲更泽州园中丑石
送毛秘校罢
送韩玉汝太傅
蔡河阻浅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残菊
重赋白兔
颖公遗碧霄峰茗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 赐烛
九月一日
和吴冲卿学士省中植菊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陌上二女
咏秤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八夫子篆
初见淮山
再和公仪龙图
送田遵古秀才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寄渭州经略王龙图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 ...
题刘道士奉真亭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六蕲竹
闻临淄公薨
中伏日永叔遗冰
河南张应之东斋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拟玉台体七首 其三 雨中归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六 钱镈
梨花忆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
咏苜蓿
苏幕遮·草
志来上人寄示酴醾花并压砖茶有感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
暝
岸贫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余令之会稽新昌
醉中和王平甫
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其七 齐云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