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烟潭深不极,鉴碧无菱花。日脚下波心,澄江见鱼虾。
正仲往灵济庙观重台梅
依韵诸公寻灵济重台梅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送董传
社燕已归尽,秋莺犹绕林。久为梁国客,不起灞陵心。
徒步赴朋馆,远游无橐金。江君丈人意,莫入楚乡深。
答裴如晦
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月过节始开偶书见
南邻萧寺丞夜话
忆昨偶相亲,相亲如旧友。虽言我巷殊,正住君家后。
壁里射灯光,篱根分井口。来邀食有鱼,屡过贫无酒。
明日定徂征,聊兹酌升斗。宵长莫惜醉,路远空回首。
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
田家语
郑州王密谏漱玉斋
赠狄梁公十二代孙国宾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度岭失群山,千峰出天际。方欣左右看,屡改萦回势。
胜事谁与同,芬然有兰蕙。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颖州女郎台寺
江邻几寄羊羓
有睹十一月七日
昭信淮上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硙
湖壖此兴硙,许俗见仍稀。激射聊因势,回环岂息机。
水如岩下过,人悟雪中归。坐想韩夫子,心应不道非。
与道损仲文子华陪泛西湖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
诸葛久精妙,已能闻国都。紫毫搜老兔,苍鼠拔长须。
露筦何明净,烟丸事染濡。班超投此去,死作玉关夫。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三 庖烟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
依韵和通判二月十五日雨中
铜坑
淮南遇梵才吉上人因悼谢南阳畴昔之游
刘原甫观相国寺净土杨惠之塑像吴道子画又越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鲁山山行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杂诗绝句十七首
幽庙
至第四铺二首
韩玉汝遗油
余令之会稽新昌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三 潜溪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四
饮刘原甫舍人家同江邻几陈和叔学士观白鹇孔
张修赴威胜军判官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其三 白莲堂
取
余之亲家有女子能点酥为诗并花果麟凤等物一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狮子岩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
大水后城中坏庐舍千馀作诗自咎
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
早至颖上县
雨中移竹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 其二
雍丘遇雨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五 警露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
犬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六 钱镈
颍水费公渡观饮牛人
书窜
缑山子晋祠
重送曾子固
寄题洪州李氏涵虚阁
翠羽辞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碧澜堂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三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昭亭潭上别弟
禽言四首 其三 山鸟
送河清贾主簿归任
玉麈尾寄傅尉越石联句
青龙海上观潮
五月五日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
再别仲仪
语鸩
谕乌
施君挽歌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
问洛上王宰访商山青竹鞭
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