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腮肥节脑瘦,蕲水长笛材。洛阳袁氏坞,此竹旧移来。
雪霰饱已久,窍星谁为开。与君作龙吟,吹发江南梅。
雨燕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四金山寺
水荭
灼灼有芳艳,本生江汉滨。临风轻笑久,隔浦淡妆新。
白鹭烟中客,红蕖水上邻。无香结珠穗,秋露浥罗巾。
施君挽歌
哀铎悽悽里,铭旌杳杳中。涧云销穗帐,山雨入蒿宫。
世路行来久,泉途去莫穷。素吟应共葬,饮韵在松风。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如耳因条而答之
忽有西山使,始遗七品茶。末品无水晕,六品无沉柤。
五品散云脚,四品浮粟花。三品若琼乳,二品罕所加。
绝品不可议,甘香焉等差。一日尝一瓯,六腑无昏邪。
夜枕不得寐,月树闻啼鸦。忧来唯觉衰,可验唯齿牙。
动摇有三四,妨咀连左车。发亦足惊疏,疏疏点霜华。
乃思平生游,但恨江路赊。安得一见之,煮泉相与誇。
答中上人卷
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
和韩仲文西斋閒夜有怀道损舅及予
冬日每苦短,方爱夜漏永。积云寒拥斋,徘徊延月影。
独能怀亲友,出门见参井。是时发清咏,笔若天骥骋。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三 石咏
君王爱石丑,百孔皆相通。怪状一如此,补天有何功。
匪言不可转,安得来宫中。女岂比柱础,莹然受磨砻。
守宫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书哀
元忠示胡人下程图
至第四铺二首
又平律一首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杜挺之刘原甫贡甫韩持国
种胡麻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再送正仲
有睹十一月七日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汴之水三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
梦后寄欧阳永叔
梨花忆
取
咏刘仲更泽州园中丑石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八 赐酒
重送祖择之北使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和赵员外良佐赵韩王故宅
依韵和太祝同诸君游园湖见寄
雷秘校入阙拟官时将登舟过辇下
春日游龙门山寺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隐浅挺之平甫来饮
依韵马都官宿县斋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四
留题开元寺仙上人平云阁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四 柘湖
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 ...
和滕公游穿山洞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六 蕲竹
仲春同师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
杂诗绝句十七首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六 假山
次韵和表臣惠符离去岁重酝酒时与杜挺之李宣
留题希深美桧亭
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
新霜感
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
依韵和集英殿秋宴
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
真州东园
咏双杏子其核亦然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韵语答永叔内翰
依韵诸公寻灵济重台梅
韩子华约游园上马後雨作遂归
韩玉汝遗油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余姚陈寺丞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三 潜溪
昭信淮上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欲阴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七 华亭谷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送刘继邺秀才归当涂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七 夜赋
石兰
再寄歙州潘伯恭
送刘推官贡甫赴汝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