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醉中和王平甫

醉中和王平甫

宋代 梅尧臣

王瓜未亦方牵蔓,李子才青已近樽。
我最年高杂年少,风流还有杜陵孙。

诗人梅尧臣的古诗

得山雨

宋代 梅尧臣

急雨射苍壁,溅林跳万珠。
山根水壅壑,漫窗若注壶。

后园桃李花

宋代 梅尧臣

后园桃李花,灼灼复皎皎。南枝开已繁,北枝萦尚少。

蘤萼相辉映,根本自钩绕。无为惊风吹,纷纷逐飞鸟。

张侍郎中隐堂

宋代 梅尧臣

畴昔人归老,於兹望白云。
门高知後庆,宾至诵先芬。
草树中园秀,衣冠旧里闻。
宁同江令宅,寂寞向淮濆。

袁大监挽词三首

宋代 梅尧臣

不向斗牛望,已闻风雨哀。
沉埋太阿剑,毁折豫章材。
百链饱於锻,九层谁起台。
平生嗟泯泯,逝水讵重来。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宋代 梅尧臣

东望淮海间,恨无鸿鹄羽。
鸿鹄日已飞,风雪岁将暮。
忆听谈老庄,达生无恐惧。
我今齿发疏,何异树有蠹。
离别不必道,俛仰已成故。
书问虽懒为,梦寐则往屡。
乘桴思仲尼,好勇惭季路。
愿希隆中卧,不是邀三顾。
二公廊庙才,酬寄封尺素。
皋夔久相称,舜禹时已遇。
举杯向明月,此意聊可寓。

咏官妓从人

宋代 梅尧臣

少为轻薄误,失行落优倡。去作小家妇,愿同贫里装。

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他日东郊上,谁人见采桑。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六 蕲竹

宋代 梅尧臣

腮肥节脑瘦,蕲水长笛材。洛阳袁氏坞,此竹旧移来。

雪霰饱已久,窍星谁为开。与君作龙吟,吹发江南梅。

张法曹归阙

宋代 梅尧臣

海底日未上,屋头群雀喧。
晨兴溪馆迥,坐听橹声烦。
出户望行舸,羡心如野猿。
暮春余亦去,为见故人言。

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

宋代 梅尧臣

时世重古不重新,破图谁画四胡人。
臂鹰捧盘犀利水,铁锁师子同麒麟。
翘翘雉尾插头上,深目钜鼻青搭巾。
涂朱点绿笔画大,筋骨怒露蛮祠神。
茜袍白马韩公子,从何得此来秘珍。
定应海客远为赠,中国未睹难拟伦。
公子自言吴生笔,吴笔精劲瘦且匀。
我恐非是不敢赞,退归书此任从嗔。

闻宣叔挺之围棋

宋代 梅尧臣

人以棋销日,我观棋辄寐。未必尽死生,何兹较愚智。

只将多胜少,复取先为利。不若酒之贤,悠然共醒醉。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於会庆堂

宋代 梅尧臣

新作斋当祠画像,又兴高阁秘天踪。
今朝还藉君移柏,昨日已因鹅种松。

送崔秀才 其一

宋代 梅尧臣

晨风无定巢,远寄鹪鹩枝。天寒鼓翼健,粒食宁所窥。

大泽多群羽,翱翔各有时。今子振衣去,焉能久迍羁。

李密学遗苔酱脯云是自采为之

宋代 梅尧臣

潩流寒且急,岸草已凋摧。
石发尚堪把,江人曾不来。
谁知乌榜去,留采碧潭限。
持作吴乡味,能令案渌杯。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宋代 梅尧臣

前欲淮南求海物,缄书未发报还台。
陆机黄耳何时至,罂品分传事按杯。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

宋代 梅尧臣

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

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

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

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七

宋代 梅尧臣

岸傍草树密,往往不知名。其间有啼鸟,似与船相迎。

表臣斋中阅画而饮

宋代 梅尧臣

尝观韩干马,人物亦如生。
君收四病骨,无肉只峥嵘。
二匹痒磨树,二匹纵其情。
意思若不任,千里未可行。
古绢蠹已彩,彩色无精明。
叹惜传至此,几人金帛轻。
隋时有名笔,独写严君平。
犹持杖头钱,罢肆心莫营。
魁然中贵人,坐榻不知名。
画中有画屏,山石侔天成。
今时长沙叟,猕猴檞林横。
疏毛与设色,前代何角争。
余存品虽高,我未易敢评。
主人愈好事,缄笥酒壶倾。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宋代 梅尧臣

匹马易为秣,单车长是轻。
秋风来栈道,宿雨度关城。
石上树林暗,山根江水明。
桐花凤何似,归日为将行。

答宣阗司理

宋代 梅尧臣

风赋义趣深,传训或得失。
後人语虽或,辨识犹百一。
欧阳最我知,初时且尚窒。
比以为橄榄,回甘始称述。
老於文学人,尚不即究悉。
宜乎与世士,横尔遭诟唧。
誓将默无言,负暄方抱膝。
非非孰是是,都莫答问诘。
岁暮宣参军,辞如鲍昭逸。
粲然倾明珠,褎我颇过实。
便言楚江萍,光彩侔旭日。
自惭流浪踪,不得蒿芹匹。
复为苦硬句,酬报强把笔。

新霜感

宋代 梅尧臣

前日衣上露,今日衣上霜。
我母魂何之,膏火麋我肠。
隔棺三寸地,如在万里乡。
嚎呼不闻声,饮食空置傍。
昔时忧我寒,缝衣纫线长。
线长必絮厚,要与风霜当。
又每恐我饥,羹臛自调尝。
此身内外间,莫得顷刻忘。
举衣不忍著,举箸不下吭。
一念百感生,欲问天苍苍。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