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得山雨
后园桃李花
后园桃李花,灼灼复皎皎。南枝开已繁,北枝萦尚少。
蘤萼相辉映,根本自钩绕。无为惊风吹,纷纷逐飞鸟。
张侍郎中隐堂
袁大监挽词三首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咏官妓从人
少为轻薄误,失行落优倡。去作小家妇,愿同贫里装。
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他日东郊上,谁人见采桑。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六 蕲竹
腮肥节脑瘦,蕲水长笛材。洛阳袁氏坞,此竹旧移来。
雪霰饱已久,窍星谁为开。与君作龙吟,吹发江南梅。
张法曹归阙
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
闻宣叔挺之围棋
人以棋销日,我观棋辄寐。未必尽死生,何兹较愚智。
只将多胜少,复取先为利。不若酒之贤,悠然共醒醉。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於会庆堂
送崔秀才 其一
晨风无定巢,远寄鹪鹩枝。天寒鼓翼健,粒食宁所窥。
大泽多群羽,翱翔各有时。今子振衣去,焉能久迍羁。
李密学遗苔酱脯云是自采为之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
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
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
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
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七
岸傍草树密,往往不知名。其间有啼鸟,似与船相迎。
表臣斋中阅画而饮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答宣阗司理
新霜感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依韵和
陈真卿将有秋试条倏见访不日告行送於北门歌
初见淮山
杂诗绝句十七首
至第四铺二首
依韵和晏相公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
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三 石咏
采芡
刁景纯将之海陵与二三子送于都门外遂宿舟中明日留馔脍
依韵和载阳郊外
洛阳牡丹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舟中闻蛩
薛简肃夫人挽词四首 其三
张太素之邠幕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九甘露寺
语鸩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七 夜赋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
隐真亭
次韵和酬刁景纯春雪戏意
永叔进道堂夜话
寄麦门冬于符公院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磑
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岩亭记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
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早至颖上县
诸韩来会别
永叔请赋车螯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 其二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哭谢公仪学士
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
感李花
和正仲再和罢饮
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
吴资政挽词二首 其二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碧澜堂
愿嚏
送吕寺丞希彦邠州签判
送方进士游庐山
云沈生
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
廨後木芙蓉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四金山寺
李廷臣
苏祠部通判洪州
答裴如晦
十五日雪三首 其二
李审言遗酒
宿安上人
谕乌
赠狄梁公十二代孙国宾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其一 铁瓮城
饮刘原甫舍人家同江邻几陈和叔学士观白鹇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