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人心本好静,世事方扰扰。丘壑未去时,庭中结山小。
长欲见苍翠,何须听猿鸟。有志同尚平,当期婚嫁了。
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钱推官
拟陶体三首 其三 目释
我居元首间,分并日月光。左右各照曜,盲一岂相妨。
尚恐有所翳,独见不能强。嗟尔手与足,何为欲竞伤。
捉驰自有职,勿使心悲凉。
依韵和禁烟近事之什
送吕寺丞希彦邠州签判
自有仲宣乐,从军仍近亲。关河历周郑,风雪过咸秦。
原上方驱马,鞍傍忽起鹑。世家传钓玉,重问渭川滨。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七 夜赋
月从东殿生,丛竹照脩竦。叶间清露滴,枝上寒禽动。
閒觉万虑空,静闻严鼓重。官烛剪更明,相看应似梦。
李廷臣
夹路青青草,随君去未休。亦将离思远,还共翠心抽。
细藉车轮稳,薰牵野蔓柔。王孙归不久,冉冉莫经秋。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三 石咏
君王爱石丑,百孔皆相通。怪状一如此,补天有何功。
匪言不可转,安得来宫中。女岂比柱础,莹然受磨砻。
夜行忆山中
刘弟示诗一轴走笔答之
昔与伯氏吟,青铜照人发。今又读君诗,寒冰彻人骨。
时时探古趣,往往到月窟。清济流不休,终期至溟渤。
同次道游相国寺买得翠玉罂一枚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累累后堂柰,落尽风雨枝。行乐偶散步,倚杖聊纵窥。
林叶隐孤实,山鸟曾未知。物亦以晦存,悟兹身世为。
万表臣报山傍
前时见多叶,曾何数寻常。今见叶又多,移赏南涧阳。
寄言莫苦恃,更多殊未央。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残菊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
闻从垄坻去,垄坻多羌兵。明月共临峡,风泉如哀筝。
志士莫忆家,将军亦儒生。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八 三月九日迎驾
前殿临朝百辟回,后宫廷阁九重开。鸣梢已自金阶出,黄屋初迎玉辇来。
不问偷桃方朔饱,谁知载戟子云才。群官望幸无名姓,只有穷吟许外陪。
水荭
灼灼有芳艳,本生江汉滨。临风轻笑久,隔浦淡妆新。
白鹭烟中客,红蕖水上邻。无香结珠穗,秋露浥罗巾。
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
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
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忽闻携锡杖,思向石桥回。
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嘉辞遍入口,幸足息岩隈。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读贤愚录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八
玉麈尾寄傅尉越石联句
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岩亭记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
依韵和王景彝马上忽见槐花
元日合门拜表遇雪呈永叔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 其二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
泰州王学士寄车螯蛤蜊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卫尉邵少卿挽词二首 其二
哀国子黄助教
咏官妓从人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
吴资政挽词二首 其二
拟张九龄咏燕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怀
黄敏复尉新城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闻宣叔挺之围棋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二
昭信淮上
送施縡秀才下第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七
周仲章都官示卷因以赠之
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
送杨辩青州司理
再依韵
饮韩仲文家
张法曹归阙
丁端公北使
咏秤
依韵和乌程李著作四首 县署西园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十 兰
送吕冲之司谏使北
元日朝
醉翁吟
依韵李密学合流河口见怀
野鸽
和永叔六篇 其六 啼鸟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 其三 渔潭
潘歙州怪予遂行与黄君同路黄先游浙矣依韵酬
依韵和子聪见寄
异同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
袁大监挽词三首
拟玉台体七首 其二 携手曲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八 袯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