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一
洛阳交旧里,过半已凋残。在昔义投漆,最先悲阖棺。
谁知二纪水,重卜九原安。闻说塞门路,白杨风更寒。
依韵和仲源暮冬见寄
书哀
岸贫
寄岳州孙屯田
李廷臣
夹路青青草,随君去未休。亦将离思远,还共翠心抽。
细藉车轮稳,薰牵野蔓柔。王孙归不久,冉冉莫经秋。
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
刘原甫观相国寺净土杨惠之塑像吴道子画又越
赠刘谋合副
铜坑
碧矿不出土,青山凿不休。青山凿不休,坐令鬼神愁。
张法曹归阙
遇画工来嵩
朝来又入扬州郭,千万中人识者谁。唯有来嵩曾画我,依稀见似昔年时。
送黄生
次韵和酬刁景纯春雪戏意
雪与春归落岁前,晓开庭树有余妍。杨花扑扑白漫地,蛱蝶纷纷飞满天。胡马嘶风思塞草,吴牛喘月困沙田。我贫始觉今朝富,大片如钱不解穿。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八夫子篆
登泰山日观峰
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黄,随天行无踪。正视刺我目,攒集如剑锋。照曜万物兴,磨灭万物凶。草木既无命,必闻石间松。当时一避雨,安得大夫封。人而苟不遇,抱简诵六龙。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其三 白莲堂
蟋蟀在秋堂,芙蕖出深水。浩露同一色,澄澈寒鉴里。
佳人耻施朱,欲与天真比。沙鸟闲且都,谁将拟公子。
登瓜步山二首
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
后园桃李花
后园桃李花,灼灼复皎皎。南枝开已繁,北枝萦尚少。
蘤萼相辉映,根本自钩绕。无为惊风吹,纷纷逐飞鸟。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叔治遗草虫枕屏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
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早行道中相逢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石兰
咏苏子美庭中千叶菊树子
张修赴威胜军判官
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怀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六蕲竹
醉和范景仁赋子华东轩树次其韵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
依韵和张中乐寺丞见赠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和滕公游穿山洞
元日朝
闻高平公殂谢述哀感旧以助挽歌三首 其三
留别李君君颇有归意而未遂
和中道雨树
送罗职方知秀州
咏苜蓿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十五 牧笛
赠狄梁公十二代孙国宾
赠黄庭筠举进士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寄题洪州李氏涵虚阁
与用文师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一 登太室中峰
自尉氏南至京皆水及人胫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二北固山
至第四铺二首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咏严子陵
元日合门拜表遇雪呈永叔
留别李君锡学士
坐睡依韵和持国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送田遵古秀才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 赐烛
真州东园
初见淮山
颖公遗碧霄峰茗
薛简肃夫人挽词四首 其三
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
取
南邻萧寺丞夜话别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
西禅院竹
云中发江宁浦至采
舟次山阳呈王宗说寺丞
送河清贾主簿归任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再和公仪龙图
蔡河阻浅
和永叔六篇 其六 啼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