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扬州五题 蒙谷
茗园葱茜与山笼,一夜惊雷发旧丛。五马留连未能去,土囊深处路微通。
卫尉邵少卿挽词二首 其二
买得吴门宅,归来自种花。春风未歌彻,东岱已魂赊。
昔作千年调,今为一日嗟。人将镌美德,磨石取江沙。
李庭老许遗结丝勒帛
送吕寺丞希彦邠州签判
自有仲宣乐,从军仍近亲。关河历周郑,风雪过咸秦。
原上方驱马,鞍傍忽起鹑。世家传钓玉,重问渭川滨。
欧阳永叔王原叔二翰林韩子华吴长文二舍人同过弊庐值出不及见
枯竹为门扉,不可容车骑。况如郑广文,无毡藉宾位。
穷冬月破七,贵客联玉辔。传驺肃里闾,下榻呼童稚。
问我何所往,共留墙上字。儿愚不知谁,金章言照地。
既屈卿大夫,恨莫亲帚彗。星躔回已高,麟趾宁复至。
戢戢邻巷居,相见窃自喟。岂料瘦老翁,能令贤达至。
昔时蓬蒿径,安有此盛事。
饮韩仲文家
重答和永叔
刁景纯将之海陵与二三子送于都门外遂宿舟中明日留馔脍
人言汴水驶,奈何已冬乾。蔡虽平且慢,腊月行亦难。
唯听夜冰合,为君愁苦寒。暂维青丝䋏,邀脍白玉盘。
行人反饫我,于理殊未安。所忻能自养,不复道加餐。
汴之水三
汴之水,入于泗,黄流清淮为一致。上牵下橹日夜来,千人同济兮万人利。
利何谓,国之漕,商之货,实所寄。
拟玉台体七首 其二 携手曲
携手出中闺,殷勤尅密期。密期虽不远,回顾步迟迟。
送方进士游庐山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十 兰
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同次道游相国寺买得翠玉罂一枚
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
月晕
金明池游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二北固山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六蕲竹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后园桃李花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紫微亭
十五日雪三首 其二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其一 铁瓮城
哭谢公仪学士
咏象韩子华邀赋
醉中和王平甫
咏苏子美庭中千叶菊树子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八 殿中飞
夜与原甫江家步归
登乾明院碧藓亭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
初见淮山
张圣民席上赋红梅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颖州女郎台寺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杂言送当世待制知杨州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 其四
逢牧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华内翰
和正仲再和罢饮
寄题洪州李氏涵虚阁
依韵诸公寻灵济重台梅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五 萱草
村豪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六 蕲竹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拟王维观猎
寄题沈比部朱州齐云楼
咏秤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其二
哀马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十七
蔡河阻浅
愿嚏
咏蜘蛛
隐真亭
淮雨
依韵和希深立春后祀风伯雨师毕过午桥庄
九月一日
永叔内翰见访
雍丘遇雨
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道子画听越僧琴闽僧写 ...
重送宋中道
重送周都官
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
刁经臣将归南徐许予寻隐居之所及亡室坟地因
潘歙州怪予遂行与黄君同路黄先游浙矣依韵酬
欲雪复晴
感李花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咏扇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邀不至
正月十日五更梦中
十一月七日雪中闻宋中道与其内祥源观烧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