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依韵和达观师闻蝉
饮馀晨露吸馀风,噪遍高枝为俗聋。欲比伯夷清已甚,不餐周粟腹常空。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再和公仪龙图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七 华亭谷
断岸三百里,萦带松江流。深非桃花源,自有渔者舟。
闲意见水鸟,日共泛觥筹。何当骑鲸鱼,一去几千秋。
问答 其五
青云梯,尺木为阶行忽迷。勤修道业生羽翼,天门九袭须攀隮。
山茶花树子赠李廷老
雷秘校入阙拟官时将登舟过辇下
与君先后发,同走向京华。羡跃青骊去,将乘乌榜赊。
著鞭辞宿雨,渡水踏春沙。闻道求为县,应当学种花。
送田遵古秀才
蹊。既见游子发,登舟傍寒溪。沿江抵海澨,行陆至胶西。
入门喜在颜,上堂拜阿㜷。四邻持壶酒,鸡蹠间豚蹄。
亲戚庆问毕,诗书速整齐。即有求贤诏,与子不久睽。
和中道雨树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寄题洪州李氏涵虚阁
重赋白兔
毛氏颖出中山中,衣白兔褐求文公。
文公尝为颖作传,使颖名字存无穷。遍走五岳都不逢,乃至琅琊闻醉翁。
醉翁传是昌黎之后身,文章节行一以同。滁人喜其就笼绁,遂与提携来自东。
见公于钜鳌之峰,正草命令辞如虹。笔秃愿脱冠以从,赤身谢德归蒿蓬。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六 明月
明月已生城上头,小星光灭大星流。来朝放榜出宫去,何处残花转入沟。
得陈天常屯田双筇竹二枚
留别李君锡学士
南邻萧寺丞夜话
忆昨偶相亲,相亲如旧友。虽言我巷殊,正住君家后。
壁里射灯光,篱根分井口。来邀食有鱼,屡过贫无酒。
明日定徂征,聊兹酌升斗。宵长莫惜醉,路远空回首。
幽庙
禽言四首 其三 山鸟
婆饼焦,儿不食。尔父向何之,尔母山头化为石。山头化石可奈何,遂作微禽啼不息。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欲雪复晴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涂山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五 萱草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送方进士游庐山
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
寄维阳
异同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铜坑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谢鹇和公仪
再送蒙寺丞赴郢州
又平律一首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 其二
依韵武平忆玉晨观
前以甘子诗酬行之既食乃绿橘也顷年襄阳人遗甘予辨是绿橘今反自笑 ...
送吕冲之司谏使北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辩疑赠献甫
依韵和乌程李著作四首 县署西园
送毛秘校罢
再依韵
颖公遗碧霄峰茗
拟宋之问春日剪綵花应制
咏严子陵
和赵员外良佐赵韩王故宅
陶者
咏蜘蛛
欲阴
仲春同师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邀不至
饮刘原甫舍人家同江邻几陈和叔学士观白鹇孔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再送正仲
考试毕登铨楼
送刘㢸秘校赴婺源
永叔席上分韵送裴如晦
洛阳牡丹
七里湾得朱表臣寄千叶楼子髻子芍药
余姚陈寺丞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图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
和滕公游穿山洞
拣
咏官妓从人
刘弟示诗一轴走笔答之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七 雨后
丁端公北使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紫云岩
朱桵
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
送臧尉
刁景纯将之海陵与二三子送于都门外遂宿舟中明日留馔脍
走笔送王琪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四 柘湖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村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