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秤

咏秤

宋代 梅尧臣

圣人防争心,权衡为之设。
後世失其平,有星徒尔列。
物物尚可欺,铢铢不须别。
将淳天下民,安得必毁折。

诗人梅尧臣的古诗

再寄歙州潘伯恭

宋代 梅尧臣

青山截天去,古路蔽云中。
不有行人至,安知与郡通。
高楼虽窈窕,古树已溟蒙。
今日劳君问,衡门一老翁。

送罗职方知秀州

宋代 梅尧臣

陆云尝誇千里莼,便轻羊酪同埃尘。君今得郡正千里,已患无羊厌此珍。

乃知南北各所乐,乘舟不如乘马恶。水边不见秦罗敷,纵有西施肌肉薄。

使君事事未称意,绿水芙蓉定何若。

早发大信口

宋代 梅尧臣

犬吠知船解,村墟尚闭门。
霜泥黏缆尾,冰水阁潮痕。
撇撇鸊鹈去,纤纤舴艋昏。
梅湖到不远,寄信向田园。

咏刘仲更泽州园中丑石

宋代 梅尧臣

君家太湖石,何从太湖得。
太湖天东南,太行天西北。
相去三千里,虽有何致力。
古人烦舟车,顽质无羽翼。
窍引木莲根,木莲依以植。
秋蛇出其中,舌吐虹霓色。
君尝夸於我,怪怪亦特特。
以丑世为恶,兹以丑为德。
事固无丑好,丑好贵不惑。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宋代 梅尧臣

双裾来此室,恸器拜灵床。魂衣想髣髴,薄酒湛其觞。

含悽抚孤稚,拭泪问平常。我生都无如,仰看燕在梁。

欧阳永叔王原叔二翰林韩子华吴长文二舍人同过弊庐值出不及见

宋代 梅尧臣

枯竹为门扉,不可容车骑。况如郑广文,无毡藉宾位。

穷冬月破七,贵客联玉辔。传驺肃里闾,下榻呼童稚。

问我何所往,共留墙上字。儿愚不知谁,金章言照地。

既屈卿大夫,恨莫亲帚彗。星躔回已高,麟趾宁复至。

戢戢邻巷居,相见窃自喟。岂料瘦老翁,能令贤达至。

昔时蓬蒿径,安有此盛事。

野鸽

宋代 梅尧臣

孤来有野鸽,觜眼肖春鸠。
饥肠欲得食,立我南屋头。
我见如不见,夜去向何求。
一日偶出群,盘空恣嬉游。
谁借风铃响,朝夕声不休。
饥色犹未改,翻翅如我仇。
炳哉有露凤,天抑为尔俦。
翕翼处其间,顾我独迟留。
凤至吾道行,凤去吾道休。
鸽乎何所为,勿污吾铛瓯。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

宋代 梅尧臣

上字黄封谁可识,偷传王氏法应真。
清淮始变醅犹薄,句水新来味更醇。
欲拟比酥酥少色,曾持劝客客何人。
红梅虽是吾家物,老去无心一醉春。

书哀

宋代 梅尧臣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
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
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

送吕寺丞希彦邠州签判

宋代 梅尧臣

自有仲宣乐,从军仍近亲。关河历周郑,风雪过咸秦。

原上方驱马,鞍傍忽起鹑。世家传钓玉,重问渭川滨。

重送李逢原归苏州

宋代 梅尧臣

吴客归从楚,霜华著马蹄。
倦童持弊橐,呼艇过寒溪。
索寞区中饭,依稀日午鸡。
张仪犹舌在,不必愧於妻。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

宋代 梅尧臣

不如作茧依蚕蔟,以丝自裹还自足。
与尔为妇过一生,怒即分飞同转目。
辛勤唯雏寄鹊巢,子母生离因尔逐。
羽毛曾未颜色衰,饮啄不计丰俭时,
天阴辄遣呼辄归,恩情纸薄谁信之。
朝为夫妇夕行路,世间反覆那能知。
汲妻白母非美事,後代放此诚堪悲。

舟中闻蛩

宋代 梅尧臣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
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
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
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
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
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云沈生

宋代 梅尧臣

稚子每多疾,始与药物亲。
由兹沈生迹,遂历吾门频。
我居无鸟鼠,乃知屋室贫。
举世竞趋利,尔非闾井人。

梨花忆

宋代 梅尧臣

欲问梨花发,江南信始通。
开因寒食雨,落尽故园风。
白玉佳人死,青铜宝镜空。
今朝两眼泪,怨苦属衰公。

谕乌

宋代 梅尧臣

百鸟共载凤,惟欲凤德昌。
愿凤得其凤,咨尔孰可当。
百鸟告尔间,惟乌最灵长。
乃呼鸟与鹊,将政庶鸟康。
乌时来佐凤,署置且非良。
咸用所附己,欲同助翱翔。
以燕代鸿鴈,传书识暄凉。
鸜鸽代鹦鹉,剥舌说语详。
秃鶬代老鹤,乘轩事昂藏。
野鹑代雄鸡,爪觜称擅场。
雀豹代雕鹗,搏击肃秋霜。
蝙蝠尝入幙,捕蚊夜何忙。
老鸱啄臭腐,盘飞使游扬。
鸺鶹与枭鵩,待以为非常。
一朝百鸟厌,谗乌出远方。
乌伎亦止此,不敢恋凤傍。
养子颇似父,又贪噪豺狼。
为鸟鸟不伏,兽肯为尔戕。
莫如且敛翮,休用苦不量。
吉凶岂自了,人事亦父相。

依韵和希深立春后祀风伯雨师毕过午桥庄

宋代 梅尧臣

青郊谁驻马,谢客思池塘。野水微波绿,江梅嫩蕊黄。

初从奠风雨,遂此乐壶觞。已爱幽禽语,园林即日芳。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宋代 梅尧臣

穷年见俛啄,但有饥乏意。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

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

至第四铺二首

宋代 梅尧臣

第四铺前风雨急,搭河过尽不忧滩。
却愁蓬漏沾征橐,始信人间行路难。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

宋代 梅尧臣

寒溪随山回,修竹隐深寺。
颇逢老僧谈,能亿先到事。
白栝圣君怜,绯花土人莳。
不到三十秋,依稀犹可记。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