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青龙海上观潮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芳梅何茜茜,素叶吐层层。近腊寒犹劲,先春气已承。
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有意常欺雪,无功合镂冰。
早烟笼玉暖,冻雨浴脂凝。汉女新妆薄,燕姬瘦骨棱。
压枝唯恐折,簇萼似难胜。神物终来护,江乡未解矜。
独奇心岂欲,寄远客何曾。不见黄鹂度,宁防粉蝶凌。
月光临更好,溪水照偏能。画轴开云雾,宫刀剪綵缯。
都无笔可衒,莫信巧堪凭。丹杏尘多杂,夭桃俗所称。
故林尝渴望,大庾更愁登。重和阳春曲,声辞猥愧仍。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
叔治遗草虫枕屏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 其七 移竹
远爱檀栾碧径开,荷锄乘雨破秋苔。直须探作阮家趣,更向烟林缺处栽。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送董传
社燕已归尽,秋莺犹绕林。久为梁国客,不起灞陵心。
徒步赴朋馆,远游无橐金。江君丈人意,莫入楚乡深。
自尉氏南至京皆水及人胫
河南张应之东斋
读司马季主传赠何山人
丁端公北使
山聘天王使,来乘御史骢。驰车看燕妇,貂扇禦胡风。
俗与华人似,言从左衽通。罽庭观拜舞,不似未央中。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八
细雨春冈滑,无因驻马蹄。裘单怀后侣,风急过前溪。
近寺闻鱼鼓,穿林听竹鸡。田家舂正急,炊饭待锄犁。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三 潜溪
寒溪随山回,脩竹隐深寺。颇逢老僧谈,能忆先到事。
白栝圣君怜,绯花土人莳。不到三十秋,依稀犹可记。
颍上得鲤鱼为脍怀馀姚谢师厚
青蓑潭上老,赪尾网中鱼。买作秋盘脍,还思远客书。
越齑橙熟久,楚饭稻舂初。虽去故乡远,不嫌为馔疏。
送王判官之江阴军幕
往时初渡江,颇爱江南美。谁知坐卧间,思及烟波里。
絮逐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
江上双画舸,风帆或先后。晚共泊芦洲,欣同幕中友。
一过长风沙,一住贵池口。当时骢马客,今是凭熊守。
每怜诸女贤,与婿来为寿。上去至南康,嫁妹事箕帚。
不畏杨澜险,不为庐峰秀。二君情义著,我送何须酒。
寄永兴招诗夏太尉
真州东园
语鸩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送韩玉汝太傅
问洛上王宰访商山青竹鞭
酒病自责呈马施二公
中秋不见月答永叔
依韵和张中乐寺丞见赠
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碧澜堂
又平律一首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
王几道罢磁州遗澄泥古瓦二砚
同次道游相国寺买得翠玉罂一枚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舟中闻蛩
正仲见赠依韵和答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 其四
留别李君君颇有归意而未遂
新霜感
依韵许主客北楼夜会
重送宋中道
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道子画听越僧琴闽僧写 ...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九甘露寺
拟王维观猎
与道损仲文子华陪泛西湖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过永庆院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磑
依韵马都官宿县斋
隐浅挺之平甫来饮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采芡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
送罗职方知秀州
重赋白兔
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
江邻几寄羊羓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十七
和端式上人十咏 其三 寒溪石
守宫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
至灵壁镇于许供奉处得杜挺之书及诗
送吕寺丞希彦邠州签判
咏刘仲更泽州园中丑石
哭谢公仪学士
禽言四首 其二 提壶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八 象戏
醉翁吟
送王正仲长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答中上人卷
夜与原甫江家步归
永叔赠绢二十匹
早至颖上县
云间月
考试毕登铨楼
正仲答云鲎酱乃是毛鱼耳走笔戏之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