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泰州王学士寄车螯蛤蜊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穷年见俛啄,但有饥乏意。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
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
咏王宗说园黄木芙蓉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频官吴越馆粳稻,况住南阳多水田。况登太行入汾曲,正穫
拣
紫丝晕粉缀藓花,绿罗布叶攒飞霞。莺舌未调香萼醉,柔风细吹铜梗斜。
金鞍结束果下马,低枝不碍无阑遮。长陵小市见阿姊,浓薰馥郁升钿车。
莫轻贫贱出闾巷,迎入汉宫人自誇。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雨中移竹
初见淮山
石兰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正仲见赠依韵和答
卫尉邵少卿挽词二首 其二
买得吴门宅,归来自种花。春风未歌彻,东岱已魂赊。
昔作千年调,今为一日嗟。人将镌美德,磨石取江沙。
前以甘子诗酬行之既食乃绿橘也顷年襄阳人遗甘予辨是绿橘今反自笑 ...
昔辨荆州误,今为越叟迷。黄甘与绿橘,正似珷玞圭。
吴资政挽词二首 其二
峨峨陉土厚,自古葬贤人。百尺不逢水,千年空闭春。
夜台埋琬琰,陇道刻骐驎。西望缘缨泪,曾无幕府宾。
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芳梅何茜茜,素叶吐层层。近腊寒犹劲,先春气已承。
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有意常欺雪,无功合镂冰。
早烟笼玉暖,冻雨浴脂凝。汉女新妆薄,燕姬瘦骨棱。
压枝唯恐折,簇萼似难胜。神物终来护,江乡未解矜。
独奇心岂欲,寄远客何曾。不见黄鹂度,宁防粉蝶凌。
月光临更好,溪水照偏能。画轴开云雾,宫刀剪綵缯。
都无笔可衒,莫信巧堪凭。丹杏尘多杂,夭桃俗所称。
故林尝渴望,大庾更愁登。重和阳春曲,声辞猥愧仍。
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道子画听越僧琴闽僧写 ...
青槐夹驰道,方辔下麒麟。朅来游绀宇,历玩同逡巡。
吴画与杨塑,在昔称绝伦。深殿留旧迹,鲜逢真赏人。
一见如宿遇,举袂自拂尘。金碧发光彩,物象生精神。
岁月虽已深,奇妙不愧新。惊嗟岂无意,振播还有因。
乃知至精手,安得久晦堙。二僧感识别,请以己艺陈。
或弹中散曲,或出丞相真。览古仍获今,未枉停车轮。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三 石咏
书窜
雷秘校入阙拟官时将登舟过辇下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 其二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其二
咏秤
永叔席上分韵送裴如晦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酒病自责呈马施二公
咏刘仲更泽州园中丑石
梨花忆
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
依韵和行之都官芭蕉诗
再寄歙州潘伯恭
苏祠部通判洪州
春日游龙门山寺
金明池游
送可教僧归越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邀不至
过鸣雁城
刁景纯将之海陵与二三子送于都门外遂宿舟中明日留馔脍
七里湾得朱表臣寄千叶楼子髻子芍药
逢牧
十五日雪三首 其二
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
依韵和集英殿秋宴
南邻萧寺丞夜话别
谕乌
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 ...
和中道雨树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刘原甫观相国寺净土杨惠之塑像吴道子画又越
元夕同次道中道平叔如晦赋诗得闲字
杂言送当世待制知杨州
大水后城中坏庐舍千馀作诗自咎
余姚陈寺丞
青龙海上观潮
送王正仲长
闻临淄公薨
送刘推官贡甫赴汝州
醉和范景仁赋子华东轩树次其韵
依韵许主客北楼夜会
采芡
送田遵古秀才
赠张伯益
紫微亭
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舟中值雨裴刁二君相与见过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二北固山
张法曹归阙
颍水费公渡观饮牛人
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
真州东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