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泊下黄溪
黄溪晚来泊,得见田家微。刺艇斜阳下,耕洲载来归。牛鸣向窂犊,犬喜入人衣。复有返樵者,檐枯翘雉肥。
舟中遇雪
赵秘校见访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
李廷臣
夹路青青草,随君去未休。亦将离思远,还共翠心抽。
细藉车轮稳,薰牵野蔓柔。王孙归不久,冉冉莫经秋。
送红梅行之有诗和依其韵和
与用文师
雍丘遇雨
十一月七日雪中闻宋中道与其内祥源观烧香
岸贫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八 殿中飞
玉几当中宝作床,无端絮惹御袍香。群公唱第鱼龙化,列侍金阶若堵墙。
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
阻风寄刁安国
南邻萧寺丞夜话别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六季子庙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万表臣报山傍
前时见多叶,曾何数寻常。今见叶又多,移赏南涧阳。
寄言莫苦恃,更多殊未央。
依韵诸公寻灵济重台梅
寄题沈比部江州齐云楼
吴资政挽词二首 其二
峨峨陉土厚,自古葬贤人。百尺不逢水,千年空闭春。
夜台埋琬琰,陇道刻骐驎。西望缘缨泪,曾无幕府宾。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元政上人游终南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怀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二洛州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雨中移竹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磑
隐浅挺之平甫来饮
酒病自责呈马施二公
永叔请赋车螯
暝
薛简肃夫人挽词四首 其三
大水后城中坏庐舍千馀作诗自咎
糟淮鲌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
西禅院竹
送崔秀才 其一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十五 牧笛
河南张应之东斋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 其三 含珠林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辩疑赠献甫
冬日送暹上人
卫尉邵少卿挽词二首 其二
游隐静山
依韵和晏相公
送宋中道太博倅广平
九月一日
醉和范景仁赋子华东轩树次其韵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三 石咏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
闻临淄公薨
次韵王舍人忆省中小桃寄江学士
叔治遗草虫枕屏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五 萱草
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黍体
方在许昌幕内弟滁州谢判官有书邀余诗送近闻欧阳永叔移守此郡为我 ...
真州东园
答中上人卷
九月二日梦后寄裴如晦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四 柘湖
重送李逢原归苏州
依韵王司封宝臣答卷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八夫子篆
重赋白兔
得王介甫常州书
五月五日
李密学遗苔酱脯云是自采为之
和吴冲卿元会
正仲往灵济庙观重台梅
禽言四首 其二 提壶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寄题洪州李氏涵虚阁
游水帘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