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穷年见俛啄,但有饥乏意。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
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
一日曲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杜挺之刘原甫贡甫韩持国
答中道小疾见寄
嵇康性弥懒,曾不废养生。子姑当妙年,何乃劳其精。
老聃有至论,身孰亲于名。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
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寝欲来于梦,食欲来于羹。
渊明傥有灵,为子气不平。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
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适情。时能与子饮,莫惜倒瓶罂。
答宣阗司理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颖川西湖春色寄献尚书晏公
留别乐和之
雪消潭水绿,轻舸下滩时。渐转青山去,还将故国辞。
野林看欲动,江燕欲逢迟。君语随州体,余惭晚始知。
守宫
哀马
依韵许主客北楼夜会
留题希深美桧亭
幽深有佳趣,曾不减林泉。众绿经新雨,残红堕夕烟。
栽萱北堂近,梦草故池连。乘月时来往,清歌思浩然。
余令之会稽新昌
暝
杳杳钟初发,昏昏户闭时。巢禽投树尽,疲马入城迟。
醉唱眠茅屋,晓光透槿篱。荷锄休带月,亭长竖毛眉。
淮雨
雨脚射淮鸣万镞,跳点起沤鱼乱目。湿帆远远来未收,云漏斜阳生半幅。
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怀
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
和滕公游穿山洞
至第四铺二首
送黄生
寄题洪州李氏涵虚阁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寄滁州欧阳永叔
翠羽辞
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
冬日送暹上人
拟王维观猎
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岩亭记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
依韵和载阳郊外
紫微亭
刁景纯将之海陵与二三子送于都门外遂宿舟中明日留馔脍
欲阴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依韵李密学合流河口见怀
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月过节始开偶书见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六 钱镈
五月五日
五月十日雨中饮
涂山
考试毕登铨楼
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依韵和禁烟近事之什
李审言遗酒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
玉汝赠永与冰蜜梨十颗
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
与用文师
依韵和太祝同诸君游园湖见寄
邵考功遗鲚鱼及鲚酱
种胡麻
玉汝遗橄榄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李庭老许遗结丝勒帛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四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八 袯襫
七里湾得朱表臣寄千叶楼子髻子芍药
濄口得双鳜鱼怀永叔
张侍郎中隐堂
陌上二女
送董传
犬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李宣叔秘丞遗川笺及粉纸二轴
永叔进道堂夜话
过永庆院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 其四
山茶花树子赠李廷老
酒病自责呈马施二公
江邻几寄羊羓
万表臣报山傍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
送王判官之江阴军幕
书谢师厚至
依韵诸公寻灵济重台梅
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黍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