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其七 齐云亭
城隅结危栋,髣髴凌烟霓。平观飞雨来,俯窥巢禽栖。
浩荡孤思发,幂历蔓草齐。长安去不远,何言西北迷。
哭谢公仪学士
道路传闻日,惊嗟尚复疑。疾因勤学得,命不与人期。
贾谊年伤少,相如恨见迟。向来公辅器,看取李家知。
初见淮山
正月二十四日同江邻几韩持国过师商庙
赵秘校见访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
村豪
守宫
金明池游
酒病自责呈马施二公
读司马季主传赠何山人
周仲章都官示卷因以赠之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
江邻几寄羊羓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其一 铁瓮城
堑江以为池,增山以为壁。铁瓮喻其坚,金城非所敌。
前朝经丧乱,曾是轻锋镝。览古一徜徉,空听渔浦笛。
依韵武平忆玉晨观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再至洛中寒食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八夫子篆
郑州王密谏漱玉斋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于会庆堂
过永庆院
梨花忆
咏苜蓿
依韵和希深立春后祀风伯雨师毕过午桥庄
刁经臣将归南徐许予寻隐居之所及亡室坟地因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一
正月十日五更梦中
忆吴松江晚泊
依韵四和正仲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其二
送吕冲之司谏使北
依韵和载阳郊外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拟王维偶然作
送刘继邺秀才归当涂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与夏侯绎张唐民游蜀冈大明寺
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
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
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黍体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张圣民席上赋红梅
赠琴僧知白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四石楼
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六 钱镈
次韵永叔乞药有感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极院赋诗及觉
陌上二女
月晕
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依韵和晏相公
依韵李密学合流河口见怀
雍丘遇雨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稚子获雀雏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
寄题沈比部朱州齐云楼
糟淮鲌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云中发江宁浦至采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二洛州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八 殿中飞
雨燕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
石兰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五 玉女窗
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
十三日雪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二
五月五日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七 华亭谷
赠刘谋合副
早发大信口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中伏日永叔遗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