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种胡麻
赠张处士
闻尔閒于琴,寝处未尝辍。抱之京师来,岂与工师列。
一奏流水声,落指鸣决决。既曰林壑人,安事尘土辙。
咏象韩子华邀赋
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
送崔秀才 其一
晨风无定巢,远寄鹪鹩枝。天寒鼓翼健,粒食宁所窥。
大泽多群羽,翱翔各有时。今子振衣去,焉能久迍羁。
舟中值雨裴刁二君相与见过
施君挽歌
哀铎悽悽里,铭旌杳杳中。涧云销穗帐,山雨入蒿宫。
世路行来久,泉途去莫穷。素吟应共葬,饮韵在松风。
永叔席上分韵送裴如晦
登乾明院碧藓亭
馀喘不苟尽,顺俗来饭僧。东岭有上方,脩竹蔽觚棱。
下有苍石案,旁挂孤蔓藤。系累向尘世,更住殊未能。
志来上人寄示酴醾花并压砖茶有感
寄岳州孙屯田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双裾来此室,恸器拜灵床。魂衣想髣髴,薄酒湛其觞。
含悽抚孤稚,拭泪问平常。我生都无如,仰看燕在梁。
与蒋秘别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罗拯十年始见之
苏幕遮·草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度岭失群山,千峰出天际。方欣左右看,屡改萦回势。
胜事谁与同,芬然有兰蕙。
赠月上人弹琴
游园晚归马上希深命赋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颖州女郎台寺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
拟陶体三首 其三 目释
颖公遗碧霄峰茗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邀不至
送田遵古秀才
正仲往灵济庙观重台梅
依韵和集英殿秋宴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蔡紫微君谟同在阁下
中伏日永叔遗冰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颖川西湖春色寄献尚书晏公
犬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正仲答云鲎酱乃是毛鱼耳走笔戏之
饮刘原甫舍人家同江邻几陈和叔学士观白鹇孔
李庭老许遗结丝勒帛
书窜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 赐烛
紫微亭
采芡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
留题希深美桧亭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五 萱草
鲁山山行
南邻萧寺丞夜话
仲春同师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
依韵和行之都官芭蕉诗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九月二日梦后寄裴如晦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送韩玉汝太傅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隐真亭
寄题沈比部朱州齐云楼
咏严子陵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六 钱镈
咏扇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八 象戏
寄渭州经略王龙图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十七
哀马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三 石咏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汴之水三
再别仲仪
依韵和仲源暮冬见寄
淮雨
送罗职方知秀州
潘歙州怪予遂行与黄君同路黄先游浙矣依韵酬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七 雨后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四 柘湖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其一 铁瓮城
永叔进道堂夜话
十五日雪三首 其二
寄题洪州李氏涵虚阁
赠刘谋合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