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拜明善韵 其一

和拜明善韵 其一

明代 张以宁

听雪裁诗就,诗将雪共清。不缘心境净,那解听无声。

诗人张以宁的古诗

登闽关

明代 张以宁

独步青云最上梯,八闽如井眼中低。
泉鸣万鼓动哀壑,山饮双虹垂远溪。
家近尚无鸿雁信,客愁复有鹧鸪啼。
书生未老疏狂意,更欲昆仑散马蹄。

和同年马仲皋咏文韵 其四

明代 张以宁

听着啼鹃早惨神,谈经那复昔儒醇。黄茅白苇秋风急,曾与夷门起战尘。

过观州悼阿仲深状元

明代 张以宁

麒麟堕地天不惜,流落荒郊鲁叟悲。白发杜陵忧国泪,临风独咏八哀诗。

题道士青山白云图 其二

明代 张以宁

长爱青山好,行行入翠微。今朝山顶上,下看白云飞。

二月十五日舟中见柳始青

明代 张以宁

宛宛萦堤水,淙淙逆浪船。清晨风已转,今夜月初圆。

归客春多梦,舟人早懒牵。无端杨柳色,青入柂楼前。

题尚仲良画鹭卷沧江雨疏疏,翻飞一春锄。

明代 张以宁

老树如人立,欲下意踌躇。
明年柳条长,遮汝行捕鱼。

题钱唐春游卷

明代 张以宁

银鞍白马少年游,十里朱帘上玉钩。为问别来新柳色,春风得似旧杭州。

七里下舟至钅公山州旁罗店

明代 张以宁

怀玉山前似叶舟,卧看帆影晚悠悠。
云飞梨岭先南去,水汇鄱江倒北流。
烟堵白花迷晚蝶,风林碧叶应啼鸠。
去年此日隋堤柳,马首青青客正愁。

元日早朝次马彦

明代 张以宁

玉堂学士步青霄,金榜英名重圣朝。身近清光依帝座,手裁妙曲和仙韶。

柳沟黄动莺先喜,麦苑青回雉渐骄。新岁时平词馆好,客来呼酒费金貂。

题饶良卿所藏界画黄楼图

明代 张以宁

饶君手持新画图,起摩双眼惊老夫。
起林叶响昼浙沥,平皋野色春模糊。
绮疏绣瓦细毫末,雕棋朱甍盘郁纡。
楼前磊落三长身,幅巾大带皆文儒。
我疑岳阳或黄鹤,此外风景江南无。
君云乃是徐州之黄楼,令我怅然思大苏。
洪河西来厚地裂,蛟鳄抃舞号天吴。
飞楼雄压城之隅,万马肃肃东南趋。
是州项氏昔所都,绿枪金镞埋平芜。
沥肝作书上明主,远略翻见英雄粗。
相携一笑视千古,恐是昨者黄陈徒。
细看古意在绢素,稍觉爽气浮眉须。
千年融结岂易得,峨眉草木今犹枯。
当时漂流江海遍,终古志士长嗟吁。
君到楼中若把酒,明月正在青天孤。

送僧游杭

明代 张以宁

铜驼夜泣苔花冷,银雁秋飞宝气消。
曾共残僧披旧迹,尚怜故老话前朝。
衲随猿挂云生树,杯趁鸥还月上潮。
师去新诗如见寄,白沙翠筿赤阑桥。

送陈彦博编修归省 其二

明代 张以宁

我家神山海上头,昔交先公三十秋。昔年不归父老忆,万里复送郎君游。

白鱼青笋上亲寿,紫蟹黄花销客愁。明年老夫亦东耳,草堂小结并沧洲。

送帖佥宪赴前北

明代 张以宁

大宁城郭枕江雄,前代豪华在眼中。前外貔貅闲夜月,海东鹰隼待秋风。

天围松岭云垂幕,霜下金源水若空。益访民风上天子,忽忘家世是元功。

送杨士杰学士代祀阙里分题得砚井台

明代 张以宁

清庙岿古城,论堂俨遗井。色净涵市槐,芳流泛坛杏。

经文曩删述,墨沼发光泂。源分鸿濛深,泽配穹壤永。

兹行弭英荡,汲古用脩绠。仰止千载心,月明湛秋景。

泊月子河望三山

明代 张以宁

三山仙岛隔归期,长夜京华梦见之。明发开帆成误喜,青天三点见峨眉。

送叶景山掾史赴都

明代 张以宁

海上青山仙者家,飘飘杂佩上飞霞。牧之旧重淮南幕,博望今随斗北槎。

黄道夜平星合璧,紫台秋冷雪成花。君行正及观光便,五色云中望帝车。

雪坡歌为丁彦亨作

明代 张以宁

昆崙月窟西坡陀,太古有雪高嵯峨。金天爽气几万里,下压雪外之蓬娑。

乾坤何处著清致,只有珠湖明月扬清波。丁君胸次有如此,相逢索我题雪坡。

我歌不工奈君何,何时一舸夜相过。阆风玄圃渺倒景,琼林玉树交寒柯。

题诗呼起雪堂老,置酒酌之金叵罗。然后蹑积石,俯黄河,直骑白凤青冥表,共听瑶池黄竹歌。

看君散此太古雪,下与草木回春和。

和拜明善韵 其一

明代 张以宁

听雪裁诗就,诗将雪共清。不缘心境净,那解听无声。

送宪掾孙德谦北上

明代 张以宁

孙君宪府之白眉,拱璧莹然廊庙姿。往年少府寔初筮,当道好官多见知。

安南使令上头翰林校书阮法献诗四绝次韵答之 其二

明代 张以宁

穷发雕题已一家,日南使者觐京华。君王亲校燕山籍,驾出金根白象车。

张以宁

张以宁

(301—1370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35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