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相望不相见,一步一回头。况汝将有适,前路正悠悠。
土壤去宛叶,星躔近斗牛。不知明之日,何以解吾忧。
宿舒州境上
江淮五月水涵涵,稍系扁舟宿翠岚。半夜月明风转北,五湖归思满双帆。
寄宁子文
相逢一笑东风前,相别一醉昌江边。我来西山春正妍,未见君子心欲燃。
紫泥诏命鼎来矣,黄卷文章宜勉旃。题柱相如知有志,著鞭无使祖生先。
和上官彦衡斋祠 其一
廊陛纷纷响佩环,半天星月晓班班。半瞻宫阙星辰上,疑听金丝阙里间。
万国祭祠严谷旦,百年文物盛贤关。奉常固不烦为最,太史徒知咏仰山。
送叶亨仲
太学声名二十年,词场少以一当千。词良仅可使执辔,祖逖岂容争着鞭。
文字莫愁蒙酱瓿,功名欲看勒燕然。故人相见如相问,为说萧条雪满颠。
又书怀
锦江蟠泊落云端,秀气全分在尔颜。少日大鹏飞北海,清时片玉出昆山。
心存魏阙安危际,名在丹台伯仲间。昨夜泸渝初奏捷,巅崖谁为勒铭还。
杂咏一首
小林幽径自春华,不似城头望处佳。山色倚云千万里,蓬门穿水两三家。
声闻翠筱纷纷叶,香落寒梅细细花。更上幽亭望南北,欲随幽鸟到天涯。
病中寄妻兄宁文渊
百年流转寄风波,老态欺人病更多。赖有子能知管仲,即无人可向维摩。
悠悠世味祇如此,扰扰人生能几何。南北有时归计就,考槃终欲共山阿。
采葵
古人采薇蕨,我亦爱斯葵。能随朝阳倾,不为秋露萎。
烹调戒中厨,聊以燕母慈。拔根取廉名,未愧鲁公仪。
和佛印
黄昏云散山山雨,优钵花开处处春。宝塔寻常凌宇宙,灵坛咫尺觐星辰。
将及下蔡寄仲求
不见大夫行五年,渡淮欲见泪潺湲。渡怀荏苒今衰矣,仕宦迟回亦偶然。
眼看飞云难自定,身随去鸟拟争先。更鞭驽马登横岭,即借长桥济大川。
送周掾赴阙
白驹一掷起尘埃,紫凤高鶱出草莱。紫德日随流水远,清声时逐好风来。
百年正属文明际,万事犹须干济才。荐牍几多闻九极,宠章何日下三台。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八 思贤亭
大风无邪声,积雪不改色。根方为龙去,实拟待凤食。
一日有不见,恍如岁三易。
答佛印语
十方同是一空虚,饮啄随时祇自如。旧日事来长是笑,而今和笑没工夫。
拟赏花钓鱼诗 其六
甘雨祈祈兆岁丰,君王暇豫与人同。晴阳鱼跃烟涛外,暖日花开锦绣中。
更有灵龟千岁绿,仍多陈粟万仓红。便知岂乐歌颁首,不比飞扬赋大风。
和济叔灯花
灯花一点照花枝,今夕相看孰是非。今艳几时开密室,春光半夜到重闱。
稚儿戏蹙寒心落,羁妇争持喜信归。寄语帘风莫催促,今吟赢得看芳菲。
次正夫相寄佳句
朱橘大可围,白鱼阔盈尺。掀林撷甘芳,舣岸披的皪。
我酒清且旨,于焉饯佳客。鸿飞不知远,日暮寒云碧。
回澜祇如昨,不见舟行迹。寄诗何遒丽,若见好颜色。
遥想翰墨挥,波涛泻胸臆。维纚远林外,坐看晨风翼。
万物归一致,知公无不适。人之与天地,同是为形役。
尝约谊父同游龙泉奔走失期故作是诗奉和元韵
野寺幽幽隐翠岚,山川形势尽东南。山随野竹吾怀惬,醉啜溪泉此意堪。
乐事难并真可惜,登高能赋亦曾谙。游从欲尽林间胜,雨气浑浑满古潭。
和瑛师 其三
江城双鲤得诗筒,应念劳劳梦幻中。雷电自知生有限,波澜还悟物无穷。
和张侍读总翠亭
城隅东北起危亭,卧栋飞檐控地形。卧井不藏平野绿,一湖才见远山青。
春归会圃低华幄,雨歇寒芜露翠屏。日暮登临望楼阙,误随飞鸟下南溟。
奉使湖南遇雨寄叔宜
暮云不肯破重阴,祇系萱堂夜夜心。马上北风吹泪落,细随疏雨湿衣襟。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江花四首 其三
次韵晦之楚泗道中
和祖道募耕者赴西北
喜择之子文至桐江次伯兄韵
再和子育韵 其二
和千乘先生诗
某偷惰不强日陷罪恶元忠哀怜惷愚未忍诛绝赐诗为戒佩服弗忘韵险且 ...
都官以诗求菊栽次韵谢之
奉招正仲
汴上呈祖道 其二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七 观德亭
轻舟
走笔和萧推官迎提举承议 其二
熙宁丁巳蜡祭致斋玉津东园雪中与监礼莘老学士同游西园 其二
送太守舒郎中赴阙 其一
再和前韵 其二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 其一
答执中见和
夜泊睦州桐江
和执中及谢检法 其一
适婺
江上寄广汉屯田丈
和祖道渡江
马上据鞍熟睡
闻庭佐不安因驰归
移舟泊通济亭
送济叔兄
次佛印韵 其二
使辽
内乡
菊苗 其二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五 秋月楼
呈运判学士 其二
送程给事并次中丞杂端韵
送刘器之待制知真定府
招执中看酴醾
送叔宜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 其四
城东谢氏园亭即席上冲元
寄致政侍郎
和致远
途中寄君时弟 其一
送君宜之临城簿二首 其二
小舟过陂口
送蒋司勋赴河北漕使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 其三
寄宁和仲
和提点少卿诗韵
湖湘路中见梅花寄子开 其五
读孟子 其二
过岭上
三年七到袁州
伯兄归自桐江未至因有作示诸弟
次韵尧民同年
和文渊游馀干山寺
拟赏花钓鱼诗 其二
得侗书称孟春渐暄因作一偈付愚儿侗
君时与董君佐以乡荐相次登甲科有诗送之邀予同赋
再用前韵书呈诸友学士
杂咏诗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