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祁顺
阊阖开晴日,炉烟散暖风。庆成臣礼具,锡宴上恩隆。
冠佩随班入,蓬莱有路通。楼台千仞表,音乐五云中。
御酒浮杯酽,宫花插帽红。龙颜瞻咫尺,鸳序映西东。
有幸逢嘉会,无能补圣聪。太平思献颂,欢乐万方同。
用韵答陈粹之见赠
交情翻覆笑群儿,古道非公尚属谁。叔向不遗騣蔑善,夷吾偏荷鲍君知。
胸中胆气惟忧国,天下珍奇半在诗。笑向霜台指松柏,岁寒清节重相期。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 其二
晨过三迁坊,延伫忽亭午。缅怀孟轲氏,生不遇明主。
立言垂训戒,天下知彟矩。斯文耀日星,浩气塞寰宇。
乡邦存德泽,沾溉若时雨。高祠肖仪刑,冠佩犹楚楚。
卓哉文宣王,配享共千古。
用韵答蔡克智暨王节推
小洞烟霞深复深,流光过眼日骎骎。生平不善谋身计,纵老犹存许国心。
南郭滥竽应似昔,西山拄笏最宜今。劳君佳句开岑寂,恍惚重闻大雅音。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六 北泥却金
宣尼重三戒,杨震畏四知。卓哉古贤畏,廉介恒自持。
土酋效诚款,欲以明多仪。宁知君子心,毫发无自欺。
清名天下贵,安用兼金为。
思亲卷为张咨赋
双亲蚤沦逝,岁月成侵寻。悠悠孝子思,不尽平生心。
幽明路隔音容杳,一身抱恨何时了。泪洒西风宿草寒,梦回残月啼乌晓。
天地无穷悲复悲,不因霜露也凄其。古今孝行应难得,为尔重歌不匮诗。
黄州道中小酌
溪含云影树含烟,海绕青山路绕田。潇洒草亭闲坐久,不知红日已中天。
和林秋官待用见寄
仕路闻名夙有年,忽劳佳句到穷边。斯文骨肉我何幸,薄俗炎凉君不然。
唐介召还终报国,曼容知分合归田。无由相送偏相忆,目极江湖万里天。
陈粹之将至先寄二绝 其二
一自洪都别故知,重逢今是四年期。蹉跎两鬓将成雪,只有此心如旧时。
月梅为石滩陈志子铭题二首 其二
潇洒风情玉雪姿,一梢寒月浸山池。调羹信息传来近,看取青青结子时。
次粹之见寄韵 其一
耕读生涯有旧丘,可能憔悴滞荒州。常怀元亮篱边菊,不羡王戎手上筹。
青鬓忽随蓬梗老,朱门争似草亭幽。裁书便约渔樵侣,岁晚相寻夙愿酬。
秋夜言怀次高克明韵 其二
吏隐从容际盛时,东华车马任奔驰。东生性分穷何损,雪作襟怀涅不缁。
客邸秋光闲里度,故园山色望中疑。黄花旧有柴桑约,岁晚相寻莫遣迟。
送李佥宪之京次原寄石阡得士韵
圣主尊亲诏八荒,宪臣朝贺自炎方。三边政肃群豺遁,万里秋高一鹗翔。
表献御筵天咫尺,身依仙禁日辉光。炉烟两袖携来满,散作人间雨露香。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 其一
林木萧骚万窍号,帝城秋色与天高。一轮明月思千里,两鬓西风惊二毛。
道路几时能税驾,江山随处可挥毫。邀朋共作新晴赏,怪得诗豪酒更豪。
大横舟中
一叶扁舟自在行,闽山闽水照人清。闽园见竹谁为主,野路看花不记名。
风雨惯回乡国梦,壶觞难尽故交情。衰残缪总旬宣寄,北望金门感愧并。
腊月二十六日镇远府送春花土牛作诗以谢 其一
斗柄初东淑气回,镇阳弦管送春来。呼童试看寒梅树,报道琼花彻晓开。
镇远教场和周翠渠韵
平昌坡前烟雾开,光风送暖入亭台。光筵宾主三人共,映座江山四面来。
曲遇周郎频著眼,酒因何逊更传杯。遨头不是耽行乐,自有阳春被草莱。
湖中即景二首 其一
江水微茫浸小姑,庐山重叠压鄱湖。风帆远近天高阔,共作人间一画图。
学宫栽柏
庭东老柏拂云孤,庭右初栽第二株。学校人材新气运,庙堂梁栋大规模。
岁寒贞操冰霜共,天上殊恩雨露俱。欲赋角弓知不忘,殷勤封植在师儒。
木根坡
山插青天径路长,木根凌乱树苍凉。白云满地闲如许,应笑往来人自忙。
过钱塘
舟过钱塘东复东,半江斜日一帆风。胡床兀坐看山久,却怪篙人为掩篷。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317篇诗文
螺山寺
粹之过访
别琴窗
又次陈冷庵见寄韵送其东归
月梅为石滩陈志子铭题二首
夜泊济宁
光山下营
送举人何净南还 其一
次陈琴窗见寄三首 其一
浈阳道中遇雨
鸭江之西二里许有九城基趾相近相传曰九连城
游晋祠和壁上韵
宿新添卫
竹枝啼鸟
过溪翠渠陆行余上舟即景而作
正月十三日自清平至杨老堡午酌观音堂东翠渠
答吴献臣大尹 其一
和林克全韵三首 其三
香河舟中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二 清都抚苗
朝鲜途中杂咏 其二
登合江亭
麦将军墓
送方彦卿南归用苏东坡送李方叔韵 其一
赠金相士 其二
自隆平至柏乡怀钟文毓通府在真定
贺阎宗源升都宪
游黄凯翠渠循溪行余历郊村即景因次其韵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 禁约贪墨
粹之诗多慰奖用韵为谢
奉使香河
孤竹城
侍御出巡
挽李汉章郎中五首 其一
寄题箕子墓四首 其二
过乐昌
同年会次郑瑶夫内翰韵
挽李汉章郎中五首 其二
挽李汉章郎中五首 其四
柳上山凫
赠陈冷庵归田
答吴献臣大尹 其二
示政敕二子
晋府世殿下宝贤堂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 其帝
十一月进历王府与世殿下联句 其一
官林风木图为闽中叶氏赋
学宫避暑
过十万囤 其二
腊月二十六日镇远府送春花土牛作诗以谢 其二
忆闽省
大祀庆成赐宴
和粹之见寄
哭弟颐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