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祁顺
别却清光已隔年,又逢秋半赏婵娟。沧溟水阔来偏缓,边徼楼高得最先。
万里总誇今夕好,一轮应比昨宵圆。京华此景知何限,欲驾飞鸾会众仙。
芹泉驿一饭
省参元是岭南仙,惯食香芹更饮泉。今日驿厨供此味,故园清思浩无边。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八 赈恤孤老
成汤惠困穷,厥命民所服。文王急施仁,鳏寡与孤独。
我公恤穷民,衣食无不足。奉扬天子意,大布生灵福。
光明照一方,岂但逃亡屋。
自述用萧文明韵
才艺空疏德最凉,全生恩重荷吾皇。全阳谪地殊儋耳,庾岭飞云近太行。
不为鼎珍题杂兴,懒将江水比愁肠。养慵颇觉山中静,翻笑从前吏事忙。
寿薛司徒
位应三台寿八旬,帝乡风月一闲身。秀钟光岳英灵气,功是朝廷社稷臣。
老圃寒花荣晚节,蟠桃春酒庆生辰。古来全福如公少,不但贤名继甫申。
自重安至清平
重安江上水平桥,西入清平一舍遥。城堡高低劳戍卒,溪山远近杂诸苗。
随车细雨沾衣湿,扑面寒风速酒消。一段诗情何处写,粉窗红烛伴清宵。
奉使山海
勤劳王事愧称贤,持节东来路半千。持俗不劳司马檄,赠行惟有绕朝鞭。
断桥流水村边驿,疏木平原郭外天。翘首关城知不远,海云山色总清妍。
和林克全韵三首 其一
江上凉风日透衣,窗前孤月夜流辉。京华故旧应相念,过却重阳人未归。
大行皇帝挽词用周宪佥韵 其一
天崩杞国日西颓,一梦华胥竟不回。秦使谩劳东海药,周诗徒咏北山莱。
五弦音断薰风奏,万姓情同薤露哀。至德难名功更大,编摩谁是马班才。
赠吴参将 其一
节钺远经过,边城胜概多。云开山耸翠,风静海无波。
锦辔闲騕袅,龙文耀太阿。清时洗兵甲,期为挽天河。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六 北泥却金
宣尼重三戒,杨震畏四知。卓哉古贤畏,廉介恒自持。
土酋效诚款,欲以明多仪。宁知君子心,毫发无自欺。
清名天下贵,安用兼金为。
登合江亭
千仞矶头一小亭,湘蒸流水合双清。人居两岸东西近,波映孤城上下明。
回雁峰前乡信杳,飞虹桥下钓舟横。望中咫尺长沙路,懒把文章吊屈平。
云林图为杨地官题
草堂萧洒对遥岑,松竹阴阴翠作林。行客不知归路晚,杖藜冲破白云深。
过钱塘
舟过钱塘东复东,半江斜日一帆风。胡床兀坐看山久,却怪篙人为掩篷。
增城郑叔清司训顾道充上舍吴时彦贡士来访即告归途值大风雨思之不 ...
溪边分手日犹高,忽忽狂风肆怒号。云水渺茫天地阔,夜深何处避惊涛。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五 减省卫从
都台深且严,卫从有恒职。减裁自今有,惟以节财力。
源洁流必清,表正影斯直。百僚自师师,不动声与色。
虽云事一端,亦足观盛德。
有自西川来镇远者使獭捕鱼甚巧周翠渠同何贰守观之欲赋未就间以语 ...
水獭从来解捕鲜,何人移巧自西川。不知所得能多少,慎勿驱鱼过别渊。
挽李汉章郎中五首 其四
忧国忘家一片心,使星何事遽销沉。遗诗子姓传清白,不羡囊中陆贾金。
和林克全韵三首 其三
霜风催急箧无衣,恋阙频瞻日月辉。同是别离君更切,登山临水送将归。
学宫避暑
壶觞环坐绿阴中,数仞门墙一亩宫。池水浸空光敛滟,野山如画碧玲珑。
黑云急送催诗雨,白日凉生解愠风。愿得时平民物遂,不妨行乐与人同。
送陈佥宪梦祥考绩还江西绝句二首 其二
同乡情谊夙相亲,尊酒临岐语更真。懒把词章誇德政,使君非是为名人。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317篇诗文
夜酌同周佥宪联句
和徐议政三月三日途中之作是日寒食
苗民道中
蓟城东石桥
登百祥楼
十一月进历王府与世殿下联句 其一
出介休
次张叔亨黄塘道中韵
和陈粹之宪副见寄 其一
和蔡太守见寄
闻陈方伯文矅作古用韵吊之 其二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 其一
凤庄八咏 其六 水亭凉处
己丑岁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寿山陪祀三首 其三
送林大参上京贺太后尊号 其一
将游汉江风雨未止
萧尚书哀挽
石阡小咏二首 其二
熙庵为张汝用作
次周畏斋韵赠敖气完贰尹 其三
癸丑除夕次敖静之韵
奉使香河
甲申中秋与萧文明登东楼待月和东坡江月诗五章 其四
路籁坡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一 缮城禦侮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二十三 平越伸冤
学宫栽柏
凤台南园二诗社请会不赴
月梅为石滩陈志子铭题二首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二 清都抚苗
湘口
贺彭方伯升都宪
尚书胡公哀挽
自宝庆之沅州
梅花阁
答方彦卿 其一
送司马宪副伯通致仕
五十生朝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 其帝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 禁约贪墨
大祀庆成赐宴
山水图为杨地官宗嗣题二首 其二
答方彦卿 其二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 其三
偏桥夜雨
孤竹城
端午后一日
寄题箕子墓四首 其二
夏侯将军墓
哭从兄伟
戊申六月祷雨有感
从弟重器诗来索纸走笔次韵以纸二十幅与之
粹之过访
又代陈方伯作
大横舟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