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大川和尚赞

大川和尚赞

宋代 释广闻

握拳透爪,有临济体裁。轮珠示人,类大颠风格。不欲露全身,惯无赃考贼。

十地吞声,二乘动色。聚一世精神,而用东山暗号。

鼓大地波澜,而疏东涧正脉。宜乎百川倒流,天下暴白。

如是模写,沧溟一滴。传金襕,倒刹竿,须是迦叶师兄始得。

诗人释广闻的古诗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一○

宋代 释广闻

九日已无黄栗糕,十日依然有黄菊。何须九日记重阳,黄花开时意自足。

东篱若谓见南山,鹞子已过新罗国。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八十七

宋代 释广闻

六殊胜地,无越此山极殊胜。八吉祥山,唯有今朝最吉祥。

于殊胜山显殊胜,于吉祥山显吉祥。万年千载寿,一瓣九天香。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二十二

宋代 释广闻

马祖升堂,百丈卷席。净慈看来,寸不如尺。

雪牧

宋代 释广闻

整顿蓑衣禦苦寒,自家水牯自家看。白漫漫处无香草,笛弄梅花过别山。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十四

宋代 释广闻

南屏山高,西湖水急。还闻偃溪水声么,从者里入。

许宣平赞

宋代 释广闻

全肩担荷时,落日重回首。世无相逢人,先生不在酒。

拜大梅常禅师塔

宋代 释广闻

声前借路谩经过,望却梅林自倒戈。八十四人屙漉漉,阿师犹更带誵讹。

政黄牛赞

宋代 释广闻

人牛两相忘,又向桥边去。眼明双鹭鹚,无非是熟处。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十五

宋代 释广闻

坐断天下人舌头,诸佛不知。捩转天下人鼻孔,达磨不识。

人天俨临,皇帝有敕。

蒸笼

宋代 释广闻

重重叠叠有来由,热汗通身未肯休。直得变生为熟去,方知胡饼是馒头。

陶渊明赞

宋代 释广闻

和露锄豆苗,不觉日又夜。飘然从何来,定在南山下。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五十七

宋代 释广闻

默默,无上菩提从此得。了了,金鸡一拍扶桑晓。衲僧门下,二俱漏逗。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四十四

宋代 释广闻

用东山暗号,虎头戴角出荒草。唱少林一曲,六六不成三十六。

看不足,听不足,断弦须是鸾胶续。

熊公见西山赞

宋代 释广闻

一见能全机,隐身定无路。遇犹不遇时,病在回头处。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二十八

宋代 释广闻

四月八日生,二月半入灭。虽然生灭元空,正是全提时节,珊瑚枝枝撑著月。

赠书华严

宋代 释广闻

南询曾不涉途程,写尽山云海月情。放笔看来亲到处,一场特地又愁生。

鱼篮相赞

宋代 释广闻

风吹两鬓萧萧起,全身已是拖泥水。何人领取钩头意,明明不在鱼篮里。

上秋壑贾丞相

宋代 释广闻

宇宙全归掌握中,玄机制胜不言功。人将富范张韩比,何异丹青绘太空。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十八

宋代 释广闻

若唤作拄杖子,埋没己灵。不唤作拄杖子,辜负先圣。

送东山源和尚归闽

宋代 释广闻

寻思六十蒿枝拂,如何再得一顿吃。此是临济住后时,黄檗棒头痛的的。

寻思昔日曾行脚,未离南方已先错。此是天平住后时,西院清风顿销铄。

此时人是彼时人,去时路是来时路。老源胸中只自知,却道古人恰相似。

二月江湖春水生,拈得乌藤先我行。得大愚力黄檗力,且听住后真消息。

释广闻

释广闻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19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