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前日相逢欣款曲,见君胸次坦然平。祖师有个入门句,只要时中事事轻。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六
金轮御世乾坤永,玉烛调时宇宙明。桃李无言春烂熳,不知何以报升平。
升堂颂古二十二首 其十二
腊月二十二,拄杖二十二。灯笼二十二,拂子二十二。
普请栽菜上堂,焦别无见解,且学古人栽菜。若还总不生根,也是诸人有彩。
无端跂死禅和,只要硬守疆界。忽然筑著磕著,便见草贼大败。
大凡履践此事,须要自由自在。从教土面灰头,不怕风吹日晒。
老来意在钁头漫,家风自有通人爱。
颂古三十首 其十九
檐头雨滴,阶前地湿。法法现成,人信不刃。更问如何,长江水急。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八
六年扫洒皇家寺,一日君恩得游还。拄杖重挑旧瓶钵,者回信脚入青山。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三
众生黠是痴,积恶望无过。譬如颠倒人,寻觅无热火。
火则决定热,恶则必招祸。劝君慎所积,有花终结果。
题孙主簿真庆阁
黄卷展开共佛语,青山长对伴僧禅。一炉香尽文时过,浮世何人有此缘。
退步 其五
万事无如退步休,本来无證亦无修。明窗高挂多留月,黄菊深裁盛得秋。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四
过去事如梦,了然无罅缝。要当做梦时,便作觉时用。
未来事如电,有无不可见。莫将希望心,昧却娘生面。
见在事如云,目前仿佛有。安得东南风,吹散西山口。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一
溪头杨柳未堪折,岭上寒梅已过时。欲赠行人无所有,为君拈出岁寒枝。
因胜澄禅师下火
这老子,斗时枯槁,不近人情。四海独孤标,一身无伴侣。
虽则两提祖印,实无一法与人。闺门端坐冷啾啾,夜静独为鬼神说。
任你傍人恶发,我心终未和同。有时开眼对青山,自笑满头生白发。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三
时人皆拜岁,山僧也贺年。光明一点在,从听二轮迁。
顺俗高叉手,和光小说禅。个中如会得,佛祖本无传。
示小师法照
庵小不能容汝住,湖边相送颇依依。身心欲得长坚固,记取重围吃菜时。
念弥陀颂 其三
鬓发看看染雪霜,心猿意马尚颠狂。一朝掩目空归去,始信泥犁岁月长。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四
主人公诺听我说,百岁光阴如电掣。四十五十不回头,问君更待何时节。
殷员外为包山铸钟毕求偈
包山一火铸钟成,百草头边总是声。唤起劳生一睡眼,一时于此得惺惺。
和尧峰泉老 西隐
匿影长嫌山未深,闭门莫放俗尘侵。如今满眼事奔走,欲对何人话此心。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三
主人公诺听我劝,浮生莫作欺瞒汉。暗里虽然瞒得来,明中依旧还消散。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六
兀坐云根懒举头,更无言句示禅流。森罗万象分明说,有口何妨挂壁休。
颂古三十首 其三十
髑髅里眼见犹在,枯木中龙声更狂。打破虚空光境尽,个中别有好商量。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
昔时说有千般,今日看无一种。等闲拈转虚空,始得平生受用。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诫杀偈十首 其三
拟寒山寺 其二十二
拟寒山寺 其一三一
资福训童行颂 其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七
示高维那兼简宝华鉴和尚初出世
拟寒山寺 其七十八
拟寒山寺 其一四四
拟寒山寺 其八十三
拟寒山寺 其二十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三
枯骨颂 其五
拟寒山寺 其五十九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五
偈二首 其二
小师般砖造塔
老僧慧因唱尽衣钵欲舍身火化二偈诫之 其一
拟寒山寺 其一○○
诸禅人散灰 其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四
拟寒山寺 其三十九
拟寒山寺 其一三七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七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八
王员外求偈
诸道友以法爱故常至包山以偈却之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一
寄国清光长老兼示诸衲子 其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
次日有鹊巢于庵前枣树上树高数尺因笔戏题
瞋
拟寒山寺 其二
示襄禅者
题也休庵 其二
枯骨颂 其三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一
资福改神霄道友挽留不得师去以偈却绝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七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九
和尧峰泉老 白龙洞
侩道成于金山住破屋一间有不下山戒喜其孤洁赠之以偈
拟寒山寺 其一三六
再住慧林和高观察韵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
诸禅人散灰 其五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五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三
因首座求偈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伦禅师
拟寒山寺 其九十五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佛陀逊禅师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六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八
题纸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