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万肃庵宪使

寿万肃庵宪使

明代 释今无

椒酒长斟此日新,楚江云起粤城春。气吞旸谷能窥日,手握阳和解袭人。

雾散海门无鳄渚,星寒瑞色有龙津。三山老鹤群飞处,同向浮丘作诵民。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奉和孙道宣明府九日同彭云客出五仙门渡海幢登地藏阁韵

明代 释今无

远甸孤台未寂寥,词人作赋动高霄。廿年木钵空栖舜,八彩眉毛好颂尧。

此日材华拖一绶,他时声迹最群寮。鹿园幸接阳春雪,目对霜花暑气消。

持福堂成移植刺桐树 其六

明代 释今无

万里烽烟白下归,抚棺空自湿征衣。抚言共过梅花岭,伤逝同嗟弹子矶。

幸有一龛分佛火,定知遗恨在金微。箕星骑得光芒甚,照树年年到十围。

遇盗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钟鼓分明歇,香烟亦断烧。南塘忽有兴,萧寺遂无聊。

竹径因时塞,腰支减食消。安禅难制毒,豺虎下青霄。

丁巳春喜汤惕庵道兄两贤郎贯人硕人至自闽中即别之楚

明代 释今无

长年怀好友,不意见双珠。离乱移乡井,辛勤结草闾。

琴书供少壮,丘壑老吾徒。别去苍茫际,家声起大儒。

送张东全副戎之京

明代 释今无

玉剑光芒尚绕身,沧波万里拥归津。霸陵未必长能醉,圯上其如有此人。

五岭风烟侵旅鬓,九重心事怆孤臣。他时准备相逢处,一笑辕门甲胄新。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不寻归路失人间,灵鹤文鸾任往还。一自葛洪烹药后,更无人听此声閒。

千山剩人和尚塔于大安十年矣无哭章庚戌寒夜梦出关门醒而情思缱绻 ...

明代 释今无

天教斯道入蓬婆,微服何如赭服过。微海折芦人已去,充军说法事无多。

披衣未可遮霜雪,破胆曾经混佛魔。自许一枝横古塞,至今金策挂庭柯。

乙卯小雪梦也与赵铁源典闱从敝院还遂抱恙欲不果花田之游予适亦感 ...

明代 释今无

开怀毕竟是登临,客里奇书且莫淫。胠箧舟藏看转壑,炉烟累息见初心。

禅关欲破修鲸梦,尔雅欣同小雪吟。他日南朝天监寺,与君长坐对枫林。

寿王仲锡臬宪 其七

明代 释今无

海天澄霁祝炎方,划断鲸鲵一剑光。堪笑棘津人尚拙,区区犹自说银璜。

和澹归韵九首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即使重裘也觉寒,推蓬枕畔见层峦。去憎乱石堆高岸,归爱轻帆吼夜湍。

无数云霞迂笑傲,几多鸥鸟自蹒跚。近怀不是重重恶,一月那伤行路难。

篁村探梅后月夜泊舟龙溪江口同澹归乐说觉薰乘消汝得纯铸分赋得天 ...

明代 释今无

尚有馀香袭晚天,大江明月泊归船。望穷空际疑霜隐,坐起寒潮见鹤眠。

星斗到襟浮不稳,云山老我未孤骞。陆沉无限情难遣,只在相看两鬓边。

黄端四大士祝词 其七

明代 释今无

匣底芙蓉泛雪波,笔花终古薄银河。丈夫身量知多少,不向麒麟阁上过。

游华首台兼游诸胜次韵二章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已将芳号许罗浮,胜槩先缘一并收。上界占星开紫府,人间清誉重丹丘。

五湖归梦添吟兴,三径为园识此秋。玉女峰前饶更望,真惭歌板卧红楼。

荔支诗 其二十六

明代 释今无

流花桥上水潺潺,纵食珠玑不解颜。精卫血多君莫比,填穷沧海恨难删。

兄弟入泮宫

明代 释今无

太乙光分照玉毫,蓬莱应得占金鳌。蓬朝藻丽原无匹,八代声华此独高。

姓字双钩悬桂魄,鲲鹏蓬月起云涛。凌烟阁上连牛斗,喜见朱轮映锦袍。

送陈园公明府归韩江

明代 释今无

暂宰河阳兴复空,一生青眼仕途中。文章到老添强健,世态凭谁说异同。

此日归帆秋水绿,他时掩室夕阳红。送君我亦劳挥麈,共念江亭有朔风。

吴锦雯司李以诗见怀短章答之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文心原在此中来,一拨明珠眼自开。愧我棒头山信短,为君斫额在蓬莱。

戏赠掌鞭

明代 释今无

披羊裹脚养驴骡,不用挥鞭只用呵。阿母垆头投意熟,王孙腰内取钱多。

陆龙早困耽名客,雪地长为安乐窝。闻道神凝在姑射,若经风雨不如他。

寿王仲锡臬宪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曾骑箕毕坐天河,万顷沧溟瞬息过。风雨全潮分一气,禹王尽力不能疏。

送鲍云从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柳色攀尤好,此心无歇时。山随征马去,风逐锦帆披。

鼓角天衢阔,星霜地轴移。閒时衔杯酒,寄我慰相思。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