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颂古九十八首 其一

颂古九十八首 其一

宋代 释印肃

周匝无馀不著言,未离竺国意光圆。廓然无圣谁饶舌,万古腾辉世莫传。

诗人释印肃的古诗

十二时歌

宋代 释印肃

晡时申,衙鼓冬冬妙意新。
括地该天人不会,如飘野马入迷津。
不敢相,勿疏亲,
露体堂堂绝翳尘。屠儿一念无诸业,
龙女逡巡作佛身。

證道歌 其九十

宋代 释印肃

岑崟幽邃长松下,月朗风高寒溜泻。潺潺古韵实希奇,卖向人前谁著价。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于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其四

宋代 释印肃

塑个泥佛儿,肚里藏深机。聚沙为佛塔,犹尚获菩提。

父见诸子劣,且教令读书。一日成名后,天下总皆知。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一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宋代 释印肃

法法知无我,坐却圣凡个。德山拄杖亲,要打刘铁磨。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二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宋代 释印肃

持经不自誇,白玉本无瑕。若还更道会,碓觜却生花。

證道歌 其八十六

宋代 释印肃

生死悠悠无定止,改头换面嗔复喜。何如识取本来人,只这喜嗔全是你。

三昧诸颂 其十

宋代 释印肃

分明无背面,相逢不相见。年年桃花面,临州下水船,梢公力方便。

證道歌 其八十九

宋代 释印肃

入深山,住兰若,离色离声无昼夜。撞钟击鼓不知鸣,地转天回全不怕。

数珠歌

宋代 释印肃

如是数珠祇一颗,离垢摩尼光不破。离说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这个。

未了人,休将过,成离人希念离多。却将妄念数如麻,念来年久却成魔。

假慈悲,当什么,顺时吉,逆时祸。行住坐卧似风牵,诳谤离法如行货。

木槵子,麻穿过,假名一百单八个。和酒和肉耀心光,谁觉死来连汝堕。

心念肉,口波波,业识如是怎奈何。灵府未清徒念离,身心净土自弥陀。

旃檀成,来惠我,拈起连天笑一和。自家不比这般人,黄叶止啼元是我。

聪明人,犹较可,二乘闻说心如火。几百劫中用数珠,今日教人都诀破。

善男子,不恁么,法无断灭言无过。一人道假百千虚,何不学西来达磨。

不立文字无唱和,寂灭光中神护佐。九年面壁没人知,直指人心少林坐。

雪齐腰,割臂堕,犹自惺惺不放过。徵诘神光勿得心,忽然解悟方担荷。

报参玄,休懡㦬,决择身心是什么。虚空何物可相当,体得一如闲打坐。

十方诸离念珠同,法界圆明无两个。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二十八

宋代 释印肃

谁誇铺席图人买,不用文章兼学解。打破虚空归去来,离世界兮入法界。

金刚随机无尽颂·叹仰流通

宋代 释印肃

释梵龙天众,憍己加敬重。
悟佛了无生,悟与含灵共。

三昧诸颂 其六

宋代 释印肃

里许若无这个,何为古佛传心。我体不空无住,用时越古超今。

会看木人牵锯,始令石女穿针。

證道歌 其七十一

宋代 释印肃

师子吼,无畏说,巍巍不动威光摄。十方法界现全身,且无伴侣相交涉。

證道歌 其二五二

宋代 释印肃

河沙如来同共證,光光相彻无馀剩。各申右手摩其顶,龙天万亿咸归命。

普庵家宝

宋代 释印肃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讨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谁生谁病,谁死谁老。
达人无证,凡夫颠倒。
日西道晚,日东道早。
有睛无眼,撞头磕脑。
扶篱摸壁,弃金抱草。
机关木人,弄口叫好。
线牵则动,索断则倒。
撒放闲处,如第烂藁。
本自无形,被他作造。
五彩妆来,安名立号。
只欲瞒他,何曾自保。
打闹过日,全无倚靠。
问他贵姓,口中便道。
草木李张,适来方到。
有甚急事,特来干冒。
衣食不足,莫怪聒燥。
人口不安,田园旱涝。
赚埋公祖,移坟修造。
被术人算,年月不好。
朝山拜狱,何处不到。
未尝感应,至今罗噪。
又逢卦师,胡言乱道。
速迁公祖,更改门灶。
丝蚕天旺,官禄便到。
但信八卦,阴阳最好。
公卿宰相,都是我振。
酌发稍轻,摇头摆脑。
赠他丰厚,连声道好。
因此贫穷,日夕讨恼。
雪上加霜,苦寒难保。
耳裹忽闻,普庵得道。
捻土为香,直须亲到。
行来不觉,钟声浩浩。
自心火急,无人通报。
行童不管,维那高傲。
息心定意,低声苦告。
不久之间,果见一老。
一条拄杖,披一布袄。
竖个指头,教我速道。
鼻孔辽天,眼睛潦倒。
更不说钱,也不爱宝。
不得妄想,不得作造。
但识得心,无法不到。
汝本是佛,不须别讨。
离诸名相,法身自保。
生灭本无,诸佛假号。
世出世相,全无可道。
直实一心,不空灵宝。
十方诸佛,都有裹许。
一切幻缘,此心无主。
幻化须尽,心等太虚。
识得此心,如琉璃珠。
随色影现,无著无去。
得意忘言,了更无语。
亦无可舍,亦无可取。
也不烧疏,也不化纸。
设斋无限,供养蛇鼠。
布施不明,却还沉坠。
虽是善因,能招恶理。
公子王孙,因修福慧。
持斋精进,衣食布施。
才出头来,一切整备。
岂用埋尸,卜度好地。
心若不善,一切不利。
头头作业,处处祭鬼。
枯骨消磨,神识沉坠。
生不念善,死地狱现。
在处慈悲,来生方便。
不信佛法,贫穷下贱。
万中无一,官人相现。
满山满岭,头长觜尖。
捞鱼罝鸟,历劫相煎。
无一毫善,皆是结冤。
不识父母,叫唤喧天。
贪淫杀盗,罪不可言。
阴振未满,王法牵缠。
心无一足,讨恼连天。
因何不息,澄净心田。
若不饮酒,智慧光鲜。
亲近善者,心自善妍。
若不食肉,公婆不哭。
日夕心灵,善神助福。
若不杀盗,自身无恼。
行住坐卧,心无讨恼。
若不邪淫,净行甚深。
精神勿亏,身体安宁。
若不妄言,常亲贵侣。
守口如瓶,不惊寒暑。
若不贪爱,触目便会。
见如不见,背如不背。
若不嗔痴,眼耳如泥。
天翻地覆,我自不知。
若不恶口,身如瓦狗。
人来不吠,棒打不走。
若不两舌,无事闲歇。
谁是谁非,清风明月。
若不绮语,身心一如。
所在尊贵,为人中瑞。
十般不善,在迷不见。
佛为分别,觉悟自见。
依此修行,见本来面。
大地含灵,谁敢轻贱。
心共一心,随业转变。
我若不如,只管吃现。
我令始觉,感佛方便。
翻十不善,回向十善。
永不赚你,天亦常愿。
超出三界,见佛知见。
凡夫肉眼,非明不见。
无日月灯,如黑漆面。
开眼见色,色即归空。
空中无得,恰如无见。
开眼无见。心若未了,
识业黑变。今日安乐,
逐光随现。眼光落地,
黑暗周遍。心思业显,
雷奔闪电。怕怖天地,
投谁发愿。百千刀轮,
火车掣电。一刹那间,
魂识消散。动经尘劫,
业无所间。岂比世间,
公牵私绊。哀哉众生,
尚贪吃饭。若还思死,
火急难辨。五千教典,
祠言无限。只为愚心,
习气深惯。已化闻经,
已身无难。一人了达,
与众除患。不劝不善,
恶不消散。若闻其声,
何忍食由。若见众生,
死当助哭。身衣口食,
难心自足。直至到死,
神识缠逐。随念往生,
定入毛畜。心不念佛,
镇在牢狱。心若念善,
□□□□。善果善因,
笙筝笙竹。不曾捻种,
遍地野菊。耕田得禾,
耕畲得粟。乐善天堂,
造恶地狱。善恶无差,
由心直曲。信佛拜泥,
转转昏迷。信神烧纸,
自损谷皮。信经读字,
不干心事。信道行淫,
只瞒自心。信善贪财,
到死也呆。信福杀盗,
不久恶报。信是说非,
将油洗衣。信罪不悔,
如飞蛾昧。火烁油煎,
去了又来。一似浮徒,
贪嗔痴爱。前念作福,
后念受罪。人不达理,
妄执神鬼。人不会事,
梅上添醋。急处斗急,
好做不做。见他富贵,
一心趋侍。借口一文,
还十文利。连妻带子,
为他奴婢。子细观瞻,
丈夫意气。非我不非,
是我不是。有无分定,
因果相继。懒惰贫穷,
精勤富贵。修般若多,
获慈悲惠。今生和顺,
在处恭敬。来生佛国,
开发众信。习气清净。
行住皆定。定中有慧,
慧体如镜。镜不是镜,
是非成病。失却是非,
大圆智镜。若人全会,
何垢何净。本无背面,
光明性命。性即佛性,
命即慧命。非生非老,
谁死谁病。包括有无,
无欠无剩。风动尘起,
无有不应。水陆色空,
血脉连通。微尘不透,
不成正道。影响无知,
犹如死尸。头上一劄,
却令眼眨。脚下一针,
用口呻吟。问病叫痛,
类同蠢动。将假为身,
业力所成。成应有坏,
有坏复形。成有本空,
谁解通宗。不宗为本,
无住为宗。不空不住,
无异虚空。快须荐取,
脱却樊笼。古佛今佛,
因此大通。释迦亲印,
犹如虚空。如水中月,
应物标宗。如水是体,
水月空同。有无相貌,
二相皆同。同则无碍,
有碍不中。不中非佛,
佛亦无穷。腾今耀古,
不受瞒笼。万法之母,
诸佛祖公。若人了达,
便与佛同。若人不了,
万法盲聋。犹如杂话,
枉费日工。如是家宝,
永不空空。究竟无说,
法本无空。普庵和尚,
家宝示众。

偈颂三十首 其二十五

宋代 释印肃

颠倒梦想忽然破,直入孤峰常独坐。直曾相见与相亲,祇么巍巍迎达磨。

东西露柱满添汤,南北石头快推磨。到与直到俱吃茶,万里清风同唱和。

快活快活也大哥,达磨达磨真老婆。多时寻觅觅直见,却来草里念摩诃。

几年相伴急走过,新罗低头觅直见,举首又蹉过。

今日无知知,直是强扬播。若有知知者,未免番成祸。

四七二三直立形,历劫三祇祇这个。从古迄今食直餐,肚胀气均常直饿。

伤嗟捉月夜猿痴,往复疲劳多退堕。直知古佛只传心,除了此心无别可。

师子子,直消多,直下无心唱哩啰。拈却眼来作鼻孔,呵呵大笑探禅河。

无量劫来风泡子,至今汩没和巴歌。稽首宝积佛,敬礼阿弥陀。

普庵此来无个事,大家相劝演若多。元来直识头依旧,何须苦苦更波波。

證道歌 其一五五

宋代 释印肃

不可毁,不可赞,迩古迄今光灿烂。镇州萝卜大三斤,桶里水兮钵里饭。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七 正信希有分第六

宋代 释印肃

青山无限好,自是人颠倒。四时勿变迁,不著从人讨。

證道歌 其五十八

宋代 释印肃

谁能向外誇精进,五千退席闻无信。我宁速入于涅槃,莫教堕落声闻性。

證道歌 其十一

宋代 释印肃

證实相,无人法,不用尺刀并寸甲。魔军尽总證菩提,大地须弥一芥纳。

释印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31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