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聊窥碧甃缺,寒草生历历。
时闻山鸟呼,未得全幽寂。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望日示康广宏
同次道陪晏琼林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
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
送史馆唐祠部江南西路转运使
初到洛中书怀
三十馀年西复东,劳生薄宦等飞蓬。所存旧业惟清白,不负明君有朴忠。
早避喧烦真得策,未逢危辱好收功。太平触处农桑满,赢取闾阎鹤发翁。
送李学士使北
辞坟
十年一展墓,旬浃复东旋。岂负襁褓爱,横遭章绶缠。
更来知几日,遗恨恐终天。恸哭出松径,悲风为飒然。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忆庞之道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十
何处初寒好,初寒福善居。长宵对灯火,满室聚诗书。
暂息登山屐,休脂下泽车。所安容膝地,何必更多馀。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 其二 静坐
一榻仅容膝,身心俱寂然。直缘知乐内,亦不为安禅。
棐几陈编掩,竹窗残局捐。尚馀喧噪在,野鸟与林蝉。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 其二
咫尺东园乐,无如簿领何。春风连夜恶,闻道落花多。
送吴耿先生
儒服若烟海,几人潜圣心。难才成自昔,贱学况于今。
夫子才神解,明时何陆沉。大羹无和味,至乐寡知音。
磳磴貂裘弊,飘萧鹤发侵。游秦不得意,思越动长吟。
甑米难求玉,经囊益少金。拂衣谢宾友,纵棹指云岑。
积叶迷幽径,荒藤络旧林。涧猿惊重至,野老喜相寻。
山色犹当户,弦声不变琴。人生贵适意,何必慕华簪。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太博同年叶兄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辄敢系诗二章献于左右亦 ...
闽山草木未全春,破颣真茶采撷新。雅意不忘同臭味,先分畴昔桂堂人。
又寄献
晚秋洛中思归东园
又和雪霁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放鹦鹉二首 其一
送史馆唐祠部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一 扫枣好草倒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送王校理守琅琊
寄郑县史令千之 其一
送李祠部知滑州
和人苇花
寄陜西提刑江学士
武成斋奉酬吴冲卿寺丞太学宿直见寄二首
山头春色
赠狼节推
和陈殿丞芍药
喜孙器这来自共城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居洛初夏作
和君贶宁河阳侍中牡丹
双井茶寄赠范景仁
穷兔谣二首
送贤良陈著作签书寿州判官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兴宗南园草盛不剪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
晚归书室呈群倚
寿安杂诗十首·永济渡二首
送朱职方
赠邵尧夫
送张太博知岳州
员村坂
陶侃惜谷
紫微石
又和六日四老会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春贴子词 其五
酬邻几问不饮栽菊
送物寺丞赴辟秦州判官
御筵送李宣徽知真定府
瘿盆
送僧归吴
和张仲通追赋陪资政侍郎吴公临虚亭燕集寄呈陜府祖择之学士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早春寄景仁 其一
日横墓
喜圣民得登州
柏梯寺
雪寒取酒
柳枝词十三首 其十一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其二
探花桥
归田诗 其三
和孙器之清风楼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三 呈景仁
送伊阙王大夫歌
延安道中作
寄题傅钦之济源别业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依韵和促庶省壁画山水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其一 舟中夜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