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怜君比比得佳县,胜概闲情双有馀。为看西溪日沈后,如何南浦月生初。
臧郎中挽歌二首
寄题兴州晁都官
名郎游胜地,心迹继风流。昔为题诗著,今因好事修。
四山相照映,五马屡淹留。想见波光净,依然一片秋。
和君倚日本刀歌
赠邵尧夫
兴宗许菊久之未得
送李侍郎
先公勋烈盛盐梅,清白仍闻世济才。华省拂衣辞簿领,长衢回首谢尘埃。
嵩峰排雾依稀出,洛水迎人迤逦来。寄语马前头白吏,何殊昔日李西台。
秋夜望月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一
夜色槐阴重,雨声官舍寒。野农安敢问,环堵未能完。
尽日流云度,何时大块乾。正愁开霁晚,霜雾满红栏。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一
我得圣俞诗,于身亦何有。名字托文编,佗年知不朽。
虞帝
赠吴之才
和家兄喜晴用安之韵
象龙虽得请,跃蜧亦须占。既有膏苗益,宁无漂麦嫌。
馀霏方映户,反照忽通帘。羁旅愁怀阕,农家喜色添。
田间拾穗满,陌上荷锄兼。预想三川迥,秋场万庾尖。
钱子高挽歌二首 其一
炜烨传家学,连翩射策荣。走丸过省阁,破竹取公卿。
埋玉嗟何早,为山惜未成。空令泽宫友,相顾泪纵横。
送吴辨叔大名司户 其二
致远必自近,如君岂椽曹。鱼龙试春浪,松栝露秋毫。
错落龙华富,䃘
辞坟
十年一展墓,旬浃复东旋。岂负襁褓爱,横遭章绶缠。
更来知几日,遗恨恐终天。恸哭出松径,悲风为飒然。
十四日小园置茶招宗圣应之皆辞以醉为诗赠之
送晁校理
鸡犬相闻桑柘春,风光明润帝乡邻。群峰斜转太行角,万谷同趋马颊津。
簪组倾都邀别袂,壶浆满路候行尘。非君厌薄承明直,天子方今重治人。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八
何处初寒好,初寒肃政台。官闲免簿领,门静少尘埃。
天借风霜气,人无鹰隼猜。庭荒馀老柏,尚有夕乌来。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张景淳知邵武军
和人苇花
闻龚伯建下第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一
送许先辈尉宗城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於府之后园既去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三
贻夸者
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十 竹轩
游李卫公平泉庄
送醴与子才
梅圣俞挽歌二首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其二
重九日忆菊
到任明年旨罢官有作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四 后牖有朽柳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喷玉泉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穷兔谣二首 其一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不谒以诗寄之
春贴子词 其五
送皇甫寺丞知蓝田县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
得菊并诗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静坐
送不疑知常州
喷玉潭
送上雒王推官
和昌言官舍十题 其五 蜀葵
叠石溪 其一
示道人
晚行后园见菊戏宜莆
招子骏尧夫
秦入
送刘仪先辈大名尉
送史馆唐祠部江南西路转运使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同次道元日宿尚书省听誓戒寄州邵不疑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小园晚饮
送韩太祝归许昌
寄题张著作
早春寄景仁
之美访及不获展奉以诗为谢
送雷章秘丞知芮城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喜张圣民得登州
登长安见山楼
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倒良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二
和孙器之清风楼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罾鱼者
赏花钓鱼二首 其二
送王太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