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晚归书室呈群倚
送祖择之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东阁樽罍招共饮,后房罗绮约同观。既无蓟子分身术,须欠车公一座欢。
送李尉以监丞致仁归闽中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二
听政涉中昃,观书达夜分。周王忘自逸,汉祖不知勤。
棣萼因心友,云章落笔文。它年紬石室,光大继皇坟。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楚江白逶迤,楚山碧参差。玉炊稻粒长,缕切鱼腴肥。
羡君尽室行,飘然无所羁。伐竹营茅茨,种橘为藩篱。
荒坡无四垣,但以荷塘围。官虽朝大夫,身世已相遗。
野老坐争席,林叟谈忘归。犹嫌沮溺徒,名字为人知。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和始平公郡斋偶书二首 其一
文武从容两有馀,公槐将幕往来居。已安四海如三杰,欲散千金比二疏。
今日监边亲跪毂,佗年入殿赐乘车。武侯暂为苍生起,长忆隆中卧旧庐。
又绝句
送二同年使北·吕济叔
夏日西斋书事
寄题钱君倚明州重修众乐亭
送杨秘丞通判扬州
日横墓
送史馆唐祠部江南西路转运使
又和六日四老会
萸房迎令节,菊蕊入芳筵。华烛初长夜,清霜未冷天。
悲风咽横吹,骤雨送繁弦。聊附邹枚客,敢希园绮贤。
晚春病起呈择之治臣
和之美讽古 其二
海客久藏机,鸥知人未知。如何毫末利,管鲍亦相欺。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又赠谓之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苏才翁子美有赠扶沟白鹤观黄道士诗纪于屋壁
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招子骏尧夫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走笔和君锡尧夫
和公廙喜雪
走索
又和上元日游南园赏梅花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兄弟
晚秋洛中思归东园
和昌言官舍十题·蜀葵
送冯状元归鄂州
送田校理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送李侍郎西京留台
送孟仲习宜君令
九日怀聂之美 其一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梅花三首
晚晖亭
送雷章秘丞和芮城
赏花钓鱼二首 其一
酬邵尧夫见示安乐窝中打乖吟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
送五太祝知伊阙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三
送二同年使北 吕济叔
送王彦臣同年通判毫州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闻龚伯建下第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
宜甫家有金铃菊客未这识因代菊赠宜甫
送何万下第归蜀二首
又七言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送王伯初通判婺州
八月十五日夜陪留守宣徽登西楼值雨待月久不见
秋雨新霁游水北马上偶成
谒三门禹祠 其二
送王校理守琅琊
和宋子才致仕后岁旦见赠
送李学士
依韵和促庶省壁画山水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水鸭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苇
九日怀聂之美 其二
故翰林彭学士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 其三
送僧归吴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席上赋得榛
独步至洛滨
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
宜甫东楼晚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