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读颍公清风集 其三
佳城郁郁閟英灵,幸有文章见典型。开卷未终双袖湿,目前彷佛对渊庭。
喜圣民得登州
小诗招僚友晚游后园二首
自都往余杭怀聂之美
送冯状元归鄂州
示道人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其一 舟中夜坐
风柳动萧疏,寒星浸寥落。中宵四寂然,时有游鱼跃。
送孟仲习宜君令
和潞公伏日晏府园示座客
送李学士使北
八月十五日夜寄友人
故人音信绝,对月动相思。清露滴红叶,此怀当告谁。
秋风广陵郭,正是望涛时。
和安之今春于郑国相公及光处得缀珠莲各一本植之盆中仲夏始见一花 ...
春冻消时种两芽,南风薰日见孤花。先开必自陶钧力,且合归功丞相家。
送晁秘丞
少傅名德重,蔚然人物师。群孙满丹穴,嘉瑞尽长离。
勿叹毛羽短,已惊文采奇。勉哉勤志业,馀庆未应衰。
自渑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
侍读王文公挽歌二首 其二
杖底潜蛇影,门阴集戴鵀。玉楼新记就,石椁旧铭沈。
箧有封峦札,籯无遗子金。寂寥封马鬣,秋色净松林。
园樱伤老也 其三
悠悠汎舟,载纵载横。白日将倾,飘风载惊。嗟我老矣,发脱齿零。
胡为百忧,劳此馀生。
咏史 其三
春风三阁上,珠翠日纷纷。乐饮陶江月,清歌遏海云。
醉中失陈国,梦里入隋军。玉树庭花曲,凄凉不可闻。
梅圣俞挽歌二首
送史馆任祠部河东转运使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送云卿知卫州
正月二十四日夜雪
重过华下
又和惜春谣
送冷金笺与兴宗
辞坟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怀素书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四
晓霁
钱子高挽歌二首
吕宣徽挽歌二首 其一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一
昌言见督诗债戏呈绝句
雪寒取酒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其二
得菊并诗
归田诗 其三
山中早春
送赵殿孙归成都
秋日寄山中友人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寄陜西提刑江学士
送僧聪归蜀
探化桥
双竹诗
兴宗南园草盛不剪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九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四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三 呈景仁
再和伯常见寄
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监
登长安见山楼
送张景淳知邵武军
又和秋怀
数日不至后圃今晚偶来芳物都尽率然成诗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喜张圣民得登州
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 其二
和昌言官舍十题·萱草
酬邻几问不饮栽菊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赏花钓鱼二首 其一
和人苇花
送向防御知陈州
送五太祝知伊阙
重九日忆菊
送罗郎中官勾玉局观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杨白华
题太原能判杨郎中新买水北园
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
紫微石
吕禄庙
瘿盆
送扬太祝知长洲县
西溪公宴二首
夜发长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