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题传灯录
送僧聪归蜀
初夏独游南园二首 其二
桃李都无日,梧桐半死身。那堪衰病意,更作独游人。
上已日学诸同舍饮王都尉园
晚晖亭
春贴子词 其四
圣主终朝勤万几,燕居专事养希夷。千门永昼春岑寂,不用车前插竹枝。
送晁秘丞
少傅名德重,蔚然人物师。群孙满丹穴,嘉瑞尽长离。
勿叹毛羽短,已惊文采奇。勉哉勤志业,馀庆未应衰。
光诗首句云饱食复间眠成二章·间眠
寄题钱君倚明州重修众乐亭
春贴子词 其三
长乐晓钟残,皇舆入问安。东风犹料峭,冒絮禦馀寒。
柳枝词十三首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二
邦光华衮襚,家宝素书陈。东阁簪裾散,西芒宅兆新。
泉台无复晓,柏径不知春。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寒食南宫夜饮
积旬留省署,容易度春华。芳草踏青晚,长楸行乐赊。
云疏时送雨,风细暗飞花。直有黄金百,无因过酒家。
应天院朝拜回呈景仁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六
过春稀复到诸园,厌苦终朝鼓吹喧。招得老僧江外至,啜茶挥麈话松轩。
送李祠部知滑州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三
吴酿木兰春,红鲈白锦鳞。玉盘聊下箸,初识紫丝莼。
同次道陪晏琼林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斋宫涂中有作
送峡州陈廉秘丞三首
登长安见山楼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里至治平二年方得再来怆然感怀诗以纪事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二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和子渊元夕
郑侍郎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一
送张景淳知邵武军
见山台 种竹斋
送张少卿学士知洪州
同君倚过圣俞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不谒以诗寄之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一 扫枣好草倒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紫微石
潮水 其一
早春 其二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谒以诗寄之
喜李侍郎
探化桥
依前韵奉送才元和甫使北
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一
用韵再呈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缚虎图
送晁校理知怀州
送丁秘丞知雍丘
醉
座中呈子骏尧夫
重经车輞谷
送入为闽宰
又云新铸釜斛与今太府寺尺及权衡若合符契复次前韵
赠狼节推
走索
延安道中作
野轩
伫月亭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投
又和雪
和君贶宁河阳侍中牡丹
送祖择这守陕
早春 其一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又和开叔
独步至洛滨
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 其二
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二
首夏二章呈诸邻 其二
送华亭沈主簿
送王伯初通判婺州
送草伯镇知湖州
送韩太祝归许昌
游山呈景仁
喜圣民得登州
钓鱼有感
光顷为诸生常受经于钱丈学赋于张丈今乃叨忝同为侍臣蒙钱丈置酒张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