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晚归书室呈群倚

晚归书室呈群倚

宋代 司马光

簿领日沈迷,事役等胥靡。
得归无所为,未免阅书史。
一种劳精神,胸中异忧喜。
人生无苦乐,适意即为美。
乃知抱关人,不必羡青紫。

诗人司马光的古诗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

宋代 司马光

密叶萧森翠幕纡,暂来犹恨不长居。
脱冠解带坐终日,花落石床春自如。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四

宋代 司马光

杖屦还私第,精诚在本朝。爱君老不懈,忧国没方昭。

东阁秋牢落,西芒夜寂寥。只应忠亮志,气运不能消。

钓鱼有感

宋代 司马光

垂竿临晓岸,坚坐据莓苔。
饵落萍初散,鱼惊荷暂开。
有求虽琐细,未获且低回。
君识磻磎老,曾垂绿发来。
野钓披榛竹,无人知往来。
高空飞不下,鸥鸟已相猜。

送雷章秘丞和芮城

宋代 司马光

西伯昔断讼,令名存迄今。
南临大河曲,北倚首阳岑。
俗被圣贤化,人多礼让心。
夫君老经术,终日想鸣琴。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六 延利渠

宋代 司马光

枝分清浅流,纵横贯城市。还如恩在人,润泽无终既。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其一

宋代 司马光

雪霜哀鬓拔还生,桃李新园长未成。五十尚能胜六十,今年又灭去年情。

谢王道济惠古诗古石器

宋代 司马光

缑氏古城里,好道王道济。
作诗有古风,读书知古意。
朝来遗仆夫,遗我古石器。
结从天地初,生自一拳际。
工倕创规摹,般输施剞劂。
沦茗北窗下,坐有羲皇思。
嗟予性迂鄙,龃龉居今世。
忝官污台省,曾无益时智。
退藏又濡滞,尚不离朝市。
阙地避烦暑,颇与营窟类。
诚非古人比,拜赐得无愧。

孟尝

宋代 司马光

冠盖盈门意气豪,海鱼兼雨未充庖。归来散尽三千客,方悟时人市道交。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五 静斋

宋代 司马光

□□□□□,□□□□□。聊窥碧甃缺,寒草生历历。

时闻山鸟呼,未得全幽寂。

和君贶清明与上巳同日泛舟洛川十韵

宋代 司马光

繁华两佳节,邂逅适同时。雅俗共为乐,风光如有期。

晓烟新里巷,春服满津涯。已散汉宫烛,仍浮洛水卮。

占花分设席,爱柳就张帷。华毂争门去,轻帘夹路垂。

三川云锦烂,四座玉山攲。叠鼓传遥吹,轻桡破直漪。

清谈何衮衮,和气益熙熙。想见周南俗,当年播逸诗。

和子渊元夕

宋代 司马光

神岳嶕峣阙角齐,银蟾无影玉绳低。风传丝管交加发,灯滉星河上下迷。

清醴横飞金凿落,香尘不染锦障泥。谁知此夕斋祠客,近在宫城槐柳西。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

宋代 司马光

匈奴旧畏李将军,今日重来几代孙。
旗尾飘所山烧裂,马蹄腾踏塞尘昏。
降王稽颡朝南阙,天子垂衣御北门。
幕府事闲刁斗静,碧潭佳景日开樽。

送晁校理

宋代 司马光

鸡犬相闻桑柘春,风光明润帝乡邻。群峰斜转太行角,万谷同趋马颊津。

簪组倾都邀别袂,壶浆满路候行尘。非君厌薄承明直,天子方今重治人。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宋代 司马光

岭上双流水,犹知会合时。
行人过於此,那得不相思。

去岁与东郡幕府诸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今冬罢归京邑怅然有 ...

宋代 司马光

畴昔追清景,狂吟忘苦寒。河冰塞津口,山雪照林端。

健笔千篇富,醇醪一醉欢。困犹挥落麈,瞑不顾归鞍。

多是光阴驶,离群会合难。谁知尘满袖,今日客长安。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宋代 司马光

厌苦折腰久,飘然黄鹄飞。
田园示芜没,邻曲有光辉。
昔奋儒衣去,今纡朝绂归。
人生贵知足,得此已为稀。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宋代 司马光

钓玉吴台旧,咏茅梁苑新。
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
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
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棲尘。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以诗谨依韵酬和

宋代 司马光

皇华将命得入难,专对非才辄自言。
幸免驱车涉沙漠,尚容载笔待宣温。
不惟羞屈穹庐膝,无奈常游魏阙魂。
衮职区区未能补,何时余论奉清樽。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宋代 司马光

朱门近在府园乐,杖屡过从跬步中。
避暑连翩投辖宴,析跬萧洒满襟风。
闲来高韵浑如鹤,醉里朱颜却变童。
剪烛添香欢未极,但惊铜漏太匆匆。

晓景亭

宋代 司马光

帘栊分晓色,远树子规啼。
浓露侵衣冷,晴烟压水低。
神游灵境健,身人画图迷。
衙吏无烦报,汀洲鹭正棲。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