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四
杖屦还私第,精诚在本朝。爱君老不懈,忧国没方昭。
东阁秋牢落,西芒夜寂寥。只应忠亮志,气运不能消。
钓鱼有感
送雷章秘丞和芮城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六 延利渠
枝分清浅流,纵横贯城市。还如恩在人,润泽无终既。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其一
雪霜哀鬓拔还生,桃李新园长未成。五十尚能胜六十,今年又灭去年情。
谢王道济惠古诗古石器
孟尝
冠盖盈门意气豪,海鱼兼雨未充庖。归来散尽三千客,方悟时人市道交。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五 静斋
□□□□□,□□□□□。聊窥碧甃缺,寒草生历历。
时闻山鸟呼,未得全幽寂。
和君贶清明与上巳同日泛舟洛川十韵
繁华两佳节,邂逅适同时。雅俗共为乐,风光如有期。
晓烟新里巷,春服满津涯。已散汉宫烛,仍浮洛水卮。
占花分设席,爱柳就张帷。华毂争门去,轻帘夹路垂。
三川云锦烂,四座玉山攲。叠鼓传遥吹,轻桡破直漪。
清谈何衮衮,和气益熙熙。想见周南俗,当年播逸诗。
和子渊元夕
神岳嶕峣阙角齐,银蟾无影玉绳低。风传丝管交加发,灯滉星河上下迷。
清醴横飞金凿落,香尘不染锦障泥。谁知此夕斋祠客,近在宫城槐柳西。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
送晁校理
鸡犬相闻桑柘春,风光明润帝乡邻。群峰斜转太行角,万谷同趋马颊津。
簪组倾都邀别袂,壶浆满路候行尘。非君厌薄承明直,天子方今重治人。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去岁与东郡幕府诸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今冬罢归京邑怅然有 ...
畴昔追清景,狂吟忘苦寒。河冰塞津口,山雪照林端。
健笔千篇富,醇醪一醉欢。困犹挥落麈,瞑不顾归鞍。
多是光阴驶,离群会合难。谁知尘满袖,今日客长安。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以诗谨依韵酬和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晓景亭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自用前韵
闲居呈复古
又和游吴氏园二首
送二同年使北·吕济叔
游山呈景仁
秋日寄山中友人
南园杂诗六首·见山台书卧偶成
园樱伤老也 其三
送不疑知常州
寄题傅钦之济源别业
晚春病起呈择之治臣
见山台 种竹斋
辞坟
中秋夕始平公命与考校诸君置酒赋诗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赠狼节推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咏史三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 其一
宜甫东楼晚饮
奉同何济川迎吏未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送何济川为庞公使庆阳席上探得冬字
陪子华燕醮厅
忆庞之道
虎牢关
送朱职方
御宴送李宣徽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一
送周密学真定安扶使
喜雨八韵呈明叔
题传灯录
锦堂春
戏下歌
送周密学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四
寄陜西提刑江学士
又击毬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斋宫涂中有作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三
吕宣徽挽歌二首 其一
又绝句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趋斋宫涂中有作
送云卿知卫州
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倒良
紫微石
送赵殿孙归成都
又即事二章上呈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喷玉泉
复用三公燕集韵酬子骏尧夫
送王彦臣同年通判毫州
野轩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题厅壁
贻夸者
送王太祝
送昌言知宿州
送李侍郎西京留台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 其二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