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路入千峰石磴危,经台香阁但馀基。僧从离乱居山少,客为登临出寺迟。
伏虎已无岩下锡,放鱼空有竹边池。曾闻至治承平日,箫鼓春风过六时。
登广州城楼
连理木为何坰赋
答张来仪见慰丧子顺哥
每忆当年梦臼炊,如今又赋杏伤诗。众中独有君相念,知得君曾有此悲。
狮子林池上观鱼
微微林景凉,悄悄池鱼出。欲去戏仍恋,乍深惊遂逸。
行寻曲岛幽,聚傍新荷密。不有濠梁兴,谁能坐终日。
鹊轩为王孝子作
金华山人王孝子,自来生长金华里。阿母初生孝子时,鸣鹊飞来树头止。
子生日长母日健,每听鹊声心辄喜。鹊声在树母在堂,孝子晨昏具甘旨。
愿言阿母享遐龄,鹊声喳喳长在耳。阿母生子愿子贤,今子作官东海涘。
一朝母逝鹊不来,回首家乡隔山水。鹊不来兮其奈何,母子恩情那得已。
天高地深恨无托,作轩名鹊良有以。我亦飘零未归客,父母早殁失怙恃。
十年空守骨肉函,有泪不入黄泉底。故山非无一抔土,长路风尘阻戎垒。
闻君孝行未识君,为记诗章持送似。
送程校书昱分得柳字
离愁乱春鸿,客心醉江柳。送君官亭路,忍把官亭酒。
远别自足悲,况是平生友。行期似可缓,何即遽分手。
鸥鹭鸣上下,云帆递先后。望望不尽头,落日三江口。
答余左司
南城怅违别,北里念周旋。赌墅春同弈,听江雨对眠。
诗情空日日,花事自年年。何处思君切,牙营鼓角边。
问谋佺二上人病 其二
已断游方念,天寒独闭房。禅期多疾废,经诵老年忘。
几上惟香具,龛前有药囊。乡人皆敬爱,无不馈新方。
松路山岩图
清溪入花源,流水春溶溶。趣深屡回转,溪上森溶峰。
参差楼观间,缥缈神仙踪。门陪羽客行,时与樵人逢。
疏萝映崖瀑,薄云荫岩松。孤鹤偶徘徊,众树恒芳浓。
践兹非徒游,要当尽从容。固乏丹泉术,终期此相从。
送唐处敬赴嘉兴
登戴山
平田渺空旷,孤岗忽高峙。新松荫峙巅,白石缭峙趾。
初登若崭绝,稍上乃如砥。严风荡高寒,微月中霄起。
亭亭日晷侧,肃肃征鸿驶。南招天目云,北览具区水。
比来局羁绊,游遨喜兹始。同心良可重,欢言得佳士。
非惟外累遗,沉忧亦成委。薄暮聊旋归,馀兴会留此。
经废永定寺寄谢元功
路转废垣边,依依市井连。院荒晴见蝶,僧出午无烟。
古佛存唐像,残碑记宋年。自悲人境异,此地更萧然。
悼胡氏妹
丝萝既难附,蕙兰宁易亲。每稽通淑问,那忘结素姻。
泪馀巾上粉,魂栖帐底尘。窗花始愁旦,墓鸟亦悲春。
欲邀千古月,照此九原人。
长歌复短歌四章 其二
短歌短,长歌长,男儿有足行四方。鞍在马,轮在车,请君莫言道路赊,安能局束长在家。
同衍师访席有道分韵得寻字又得无字 其二
村深一径远,幽鸟喜相呼。心与天光静,身兼鹤影孤。
雨苔随地有,木叶过霜无。为问蓬壶客,何年种白榆。
送乌程冯明府
夙负亲人术,初当出宰年。青山依县郭,春雨傍湖田。
鸟下鸣琴后,花飞判笔前。民风非复古,重作谕蒙篇。
题铜坞后山石
东轩芍药盛开两日雨阻未得观及往零落因惋惜赋之
看栽红药向东阑,及到开时未暇观。今日雨晴重过此,浅红深紫已凋残。
寄佺讲师
荒村古寺无人到,独爱轩窗水次开。池上风光看不尽,莲香才过桂香来。
赠崔孝子
洪洞被前振鼙鼓,东家被杀西家虏。崔郎逃兵被更深,手引诸儿背驮母。
须臾兵急行恐迟,月昏霜滑被崄巇。大儿牵衣小儿哭,心在护母宁恋儿。
仓皇弃儿巅岩里,永割慈情知必死。明朝邻里忽抱还,全家相看尽惊喜。
我知此事由衷情,不有神护安能生。儿今拜父孙拜母,一家团栾居乐土。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十二月廿一日寻梅到西坞留题山家
送张明府
与高季迪宿丁志刚宅次韵
閒行 其二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七 竹
咏邻家桃花
陈允中乱后归故陇营居见寄奉答
秋江送别图为顾员外赋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一 灯
病后行乐至池上
始闻新蝉
中秋夜对月有咏 其三
次韵看花四首 其四
道逢镏武威
伤往
宿济渎斋房
重游道场
山中琴兴
端午日折榴花与允升幼女鸾鸾
秦淮客舍除夕呈大兄
壶中绯碧桃花碧谢以梨花补之赋以慰绯桃
渔父篇赠瞿敬夫
乌程危明府挽词
柳短短送陈舜道
三妇词
送江教谕
赠医士吕彦伦和王原吉韵
青丝白马歌
雨后过桃花坞
和杨署令杂诗二首 其二 蜘蛛补网
赋陌上车送穆德敬
赋得桃叶渡送宋仲珩在南京
咏情
过妙智院临西涧望海虞诸山得尘字
允中留宿山斋已而复往令弟允升宅明日赋诗谢之
春暮见山茶有感
送金子肃
舟中闻笛与张文学同赋
送张景则归天台
徐山人耕渔轩
新亭送宣别驾
题倪云林竹 其四
过宁真道观
病中示游生兄弟
赋得收谷虎赠葛太医
赠杜彦正儿端端
思亲亭
长歌复短歌四章 其三
九月十七日闻雁寄董庄
赋荷送陈进士启
晓发秀州
寄赠李道士
与金文中、朱仲义、宋仲温过李士明鍊师,雨阻留宿,探韵得孤字。 ...
寄高偶仲
宁真道馆
五索效韩偓 其一
赠陈相士电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