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洞庭湖阻风四首 其二

洞庭湖阻风四首 其二

明代 薛瑄

系舟无奈北风何,遣闷还应一放歌。日射湖心翻锦浪,烟收山顶露青螺。

苍梧水阔秋天远,斑竹云深暮雨多。千载湘累无复见,欲从何处吊英娥。

诗人薛瑄的古诗

挽萧御史

明代 薛瑄

共惜西江老豸冠,白云乘去不知还。穗帷夜捲乘风冷,华屋秋扃晓月寒。

遗迹定应归太史,荣名长是在人间。明时有子登三事,永感终天泪不乾。

草凉楼驿

明代 薛瑄

翠华西幸驻山间,草阁乘凉动喜颜。何似长安歌舞地,凤楼千尺更高寒。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一

明代 薛瑄

公等文章班马俦,偶来联步上瀛洲。天恩又许归乡里,同泛南风五月舟。

内阁用唐人韵简徐李许三学士

明代 薛瑄

黄阁文章万丈辉,青霄閒看鸟云飞。巍峨凤阙凌云迥,宛转銮坡到客稀。

屡草黄麻依紫极,常联玉笋侍彤闱。却惭老大承天宠,一字何曾补衮衣。

武陵

明代 薛瑄

万水千山旧武陵,伏波曾此向南征。只今无复壶头险,击鼓讴歌乐太平。

送太守致仕

明代 薛瑄

五马萧萧出帝乡,都门祖席倍辉光。天恩老觉腰金重,客思遥牵别路长。

龟虎已应辞郡国,貂蝉时复忆班行。风烟缥缈乡关近,川谷犹疑下凤凰。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六

明代 薛瑄

太虚浩无际,何所立天堂。坤厚大气举,地狱置何方。

此理亦昭哉,妄见胡冥茫。万世为之惑,福果侥难量。

高标拔地起,飞宇就天翔。抟刻土木梗,镕剂金银妆。

人力为殚竭,财物亦耗伤。既自息吹乖,焉得寒暑常。

兹事自前季,滔天势弥张。反经如可作,兴言讨彼狂。

拟古四十一首 其四十一

明代 薛瑄

人巧千万端,莫逃造化巧。三王行仁义,子孙永相保。

绵历百千载,顺理得终考。嬴隋南北朝,窃国骋暴狡。

社稷旋荒墟,苗裔悉剪剿。天巧必胜人,人巧何足道。

荅仰宗岱寺丞见贻韵

明代 薛瑄

念子青云器,早涉青云路。行行捧德音,眷言省民务。

风俗广咨询,幽隐亟告诉。来为人所悦,去为人所慕。

皇泽一以敷,郡国足膏澍。况复崇文儒,士林喜披雾。

心涵玉壶冰,气袅金茎露。怀哉明盛时,展矣风云遇。

而我同官良,惟子荷与顾。通籍来旬宣,各自植嘉誉。

独有兰臭言,祗以同心故。还应笃忠良,更此写中素。

何当展良觌,相期在秋暮。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 ...

明代 薛瑄

迁转春官入翰林,两叨清秩受恩深。论思未有回天力,供奉空悬捧日心。

六十故知年渐老,寻常唯觉病相侵。乞归自是安衰劣,俯仰清风愧古今。

院中杨柳

明代 薛瑄

去日庭中始见栽,既成林后客归来。春风摆尽轻狂絮,留得清阴满宪台。

金陵春望四首 其四

明代 薛瑄

皇都又是一年春,立马长堤眺望频。丽日斜明红杏坞,煖烟轻护绿杨津。

风来野水微生浪,雨过天街迥不尘。最爱祥云呈五色,氤氲长是绕枫宸。

戏作游仙 其二

明代 薛瑄

海中涌出金银台,阳乌濯耀苍烟开。弱水瀛洲不可到,飙轮鹤驭相往来。

洪濛开阖几万古,桑田走马能千回。抱一之子可轻举,相期汗漫游九垓。

哭少子治

明代 薛瑄

患难归来始自怜,悲伤何事又相煎。一经赖尔传先业,二竖婴人殒少年。

遗卷不堪寻旧墨,荒冈忍复见新阡。伤心问寝寒斋夜,鸿雁行中讶失联。

德州除夕

明代 薛瑄

昔捧天书按部来,之官又上凤凰台。频登风纪知庸德,屡陟廷平愧菲才。

寓馆明朝添一岁,晴霄此夕丽三台。元正驰贺心何似,金殿香浮宝扇开。

阳武怀古

明代 薛瑄

黄河南下是通津,县郭千年枕水滨。兵结团城犹有汉,车惊博浪已无秦。

黑阳山晚横残照,清水潭乾起暮尘。立马几回思往事,宰平谁识社中人。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六

明代 薛瑄

绿柳红葵满宪台,清渠碧沼断尘埃。城头雨过天无际,高鸟孤云自往来。

春日遣兴简张都宪廖丁二大理

明代 薛瑄

春来无日不连阴,风物萧骚思不禁。雨急梅花飘白玉,天寒柳线勒黄金。

宦情不与江流竞,樽酒肯随人意深。况是一年寒食近,松楸千里正关心。

金陵春望四首 其二

明代 薛瑄

金陵最好是新春,风景无边入望频。山似洛中浮秀色,水从天上泛通津。

千门垂柳初经雨,满路飞花不起尘。深荷发生同万物,两京回首忆枫宸。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二

明代 薛瑄

玄社千年有召封,故应华胄产英雄。居共旧业留馀韵,卜洛新居有定踪。

后学难窥击壤集,先天都属弄丸翁。清风百世谁招得,望断嵩高送去鸿。

薛瑄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