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师舟中赋七首 其六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师舟中赋七首 其六

明代 薛瑄

鱼在洪渊鸟茂林,从来谁识古人心。五湖高兴应难及,三径清风不可寻。

希复卿云光舜日,几调元气作商霖。独惭愚老归休晚,犹抚遗编慨古今。

诗人薛瑄的古诗

题杨佥宪思亲卷

明代 薛瑄

惆怅高堂罢綵衣,空山回首断云飞。梧桐井径秋风老,脩竹园林夕露微。

紫气天边鸾下疾,白杨陇上鹤归迟。柏台有子情何似,厌听庭乌叫落晖。

靖应姜真人庵

明代 薛瑄

靖应真人隐者流,声名往日动宸旒。功成不在飞升去,禹庙连云桧柏秋。

夏夜宿龙瓜驿

明代 薛瑄

风树飕飗雨不休,夜眠江馆似深秋。梦回忽见窗前烛,驿吏催人又放舟。

对雨遣兴简陈侍御七首 其五

明代 薛瑄

君恰来时我欲归,沅江秋雨正霏霏。鹓班若问新消息,为说清霜满绣衣。

谢李布政文英以字帖药方见寄

明代 薛瑄

政闻左辖振条纲,忽寄书来喜欲狂。字向池边添妙法,医从肘后验仙方。

十年契阔情如旧,两地相思意不忘。会面湖藩须有日,片帆行拟下沅湘。

拟古四十一首 其二十三

明代 薛瑄

回观自古来,黄金世所急。郿坞几万斤,梁苑亿千镒。

贪求刻人骨,堆积盈家室。宁知造化权,随时有消息。

人无长盛年,物无不散日。金穴竟荒虚,金谷亦空寂。

发冢尚有儒,胠箧岂无力。长见聚金人,终为大盗积。

往者既悠悠,来者方役役。旨哉庄生言,独无郢中质。

四月望夜院中作

明代 薛瑄

月照芭蕉叶上明,小阑干外竹林清。一襟风露凉如洗,似有新秋在户庭。

率成

明代 薛瑄

舟过水无迹,云收天本清。外物自纷扰,吾心良独明。

拟古四十一首 其二十九

明代 薛瑄

吾思洓水翁,志节一何高。褰裳辞宥密,视若秋鸿毛。

古人不可作,流俗正滔滔。色过夏畦病,意甚乞墦劳。

趋走信机巧,苟得还骄豪。閒咏青蝇诗,载玩硕鼠爻。

南京十咏 其八 长江秋色

明代 薛瑄

长江浩浩绕神京,霜落烟波万里清。灏气西来通滟滪,寒潮东下接沧溟。

几行雁影涵空碧,两岸芦花映月明。西塞山前秋色里,夕阳惟听棹歌声。

远道

明代 薛瑄

远道复远道,驱驰何草草。及归已踰年,白发添草少。

入门悼先亡,痛哭伤怀抱。子妇共号咷,百感相煎煼。

拭泪问里闾,叹逝惊莫保。衰杀谁使然,矫首问苍昊。

从此甘息机,田野安吾老。

冬至二首 其一

明代 薛瑄

九野苍苍閟太阴,重渊脉脉动天心。庖牺易有千年画,康节诗存半夜吟。

忽向静中闻虩虩,却从无处见森森。固知一气何曾息,秪是天根辩古今。

送欧阳宪副

明代 薛瑄

凛凛谷中风,亭亭山上松。风声亦何劲,松自无改容。

竞秀固妍好,弱植徒丰茸。独于霜雪馀,卓然见高踪。

悠悠四十年,所遇多尚同。欧阳信佳士,亮节抱始终。

苍苍岁寒质,展可为国庸。适来述所职,归思何匆匆。

载歌君子篇,德期皓首崇。

和张都宪咏湖亭波字韵四首 其三

明代 薛瑄

高高亭子压洪波,独占湖山秀气多。近岸还栽玄圃竹,远洲时种玉山禾。

坐中造化乾坤鼎,檐外光阴岁月梭。应有仙人来过此,晚凉时节弄云和。

审录后简萧罗两都宪

明代 薛瑄

碧梧鸣凤应朝阳,龙敕颁来带御香。寒冱一时颁煖气,幽潜随处发天光。

平反自可归台宪,钦恤惟应仰圣皇。还见星轺辞辇毂,恩波行复遍遐荒。

送邹都宪巡抚吴浙

明代 薛瑄

皇仁远布轸生民,巡抚东南简重臣。天语谆温颁凤敕,云帆缥缈泛龙津。

班行共识时名大,郡邑争看宪节新。行见霜风回煖气,三吴无处不阳春。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六

明代 薛瑄

太虚浩无际,何所立天堂。坤厚大气举,地狱置何方。

此理亦昭哉,妄见胡冥茫。万世为之惑,福果侥难量。

高标拔地起,飞宇就天翔。抟刻土木梗,镕剂金银妆。

人力为殚竭,财物亦耗伤。既自息吹乖,焉得寒暑常。

兹事自前季,滔天势弥张。反经如可作,兴言讨彼狂。

淮南讴

明代 薛瑄

淮土何漫漫,淮水自悠悠。小山去已久,桂树遗悠幽。

昔有学仙子,意欲仍丹丘。秋石既烹炼,鸿宝亦藏收。

鸡犬竟莫闻,行云去难留。宁虑时事异,翻结千古愁。

舞榭荆棘生,歌台麋鹿游。信知希世事,伊岂望外求。

揖让有尧舜,高风想巢由。此道久已非,听我淮南讴。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六

明代 薛瑄

外臣自昔有由巢,不是山人索价高。独向杯中存燮理,每从环内乐逍遥。

才看园老分斑笋,又见端明送药苗。馀事尽从吟咏见,感时怀古兴滔滔。

锦城寓馆八首 其四

明代 薛瑄

当户海榴树,纷纷落绛英。竹林新笋出,石砌绿苔生。

小屋知心静,繁花觉眼明。少陵今远矣,谁与论诗情。

薛瑄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