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杨万里
四月中休日闻蝉
野荼
不识荼糜恨杀人,野花香里度芳晨。寄笺为报东皇道,不理今年一个春。
壬子正月四日后圃行散四首 其四
传语春光恰好秾,太秾恐怕恼衰翁。日华五色无寻处,只在蛛丝来去中。
谢傅宣州安道郎中送宣城笔
忽惊骑吏叩柴荆,厚禄移书访死生。今日犹迟傅岩雨,前身端是谢宣城。
解包兔颖霜盈把,试墨山泉月一泓。老里苦吟翻作拙,撚须枉断两三茎。
读武惠妃传
谢叶叔羽总领惠双淮白二首 其二
情知北味饮中瑰,暖律何缘到死灰。去岁海红犹间识,今年淮白不曾来。
一寒尚有绨袍赠,双鲤仍随尺素回。厚禄故人书尽绝,只馀计相解相哀。
送吉州太守朱子渊造朝二首 其一
庐陵难做定何如,请看黟川朱大夫。秋月满怀春满面,视民如子吏如奴。
万艘白粲何曾欠,百雉金城旧更无。归侍玉皇香案了,甘棠便是瑞莲图。
过蕉坑
枫叶乾馀尚小红,苕花飞尽不留茸。经旬欲雪还无雪,只作清寒恼杀侬。
和张功父梅诗十绝句 其一
今岁柴车总未巾,孤山龙井不曾行。老无半点看花意,遮莫明朝雨及晴。
董主簿正道壁间作水墨老梅一枝宿鹊缩脰合半眼栖焉
斜枝饱风雪,疏花淡冰玉。一鹊忍清寒,居然伴幽独。
寄题张仲寅甘老堂
屏山十论抉圣心,甘老十论刮古今。古今刮得都见髓,持献玉工逢刖趾。
玉皇左相华阳封,上与阿旦双周公。荐渠金门可登仕,金门送渠外台试。
渠侬掉头不肯行,有雪可钓月可耕。恩山紫蕨椽来大,恩江白鱼船样个。
绿蓑青箬霞上卧,不知毕逋明视东西过。
和昌英主簿叔送花
去岁归时正牡丹,亲庭上寿撚花看。共知春好毋虚掷,更复杯深肯剩残。
谁料今兹千万感,强从叔也两相宽。风颠雨急关侬事,时序撩人只暗叹。
探梅
春傍梅梢瘦处回,小花未忍折将来。却缘久住成幽事,剩看南枝一度开。
题清远峡峡山寺二首
水仙花四首 其一
江妃虚却蕊珠宫,银汉仙人谪此中。偶趁月明波上戏,一身冰雪舞春风。
赠彭云翔长句
读书台边士如云,卢溪门下士如麟。定知此地难为士,后来之秀说彭子。
雪里能来访我为,当阶下马雪满衣。赠我文章无不有,出入欧苏与韩柳。
如今场屋号作家,相州红缬洛中花,岂如彭子有律令。
会当一书取张景,今年谁子司文柄。
题吕子明国谕退庵
笔砚工为祟,湖山苦约盟。坐忘非圣处,行乐且吾生。
一笑谁当会,孤斟句恰成。何时却乘兴,雪外叩柴荆。
四月四日午初出浙东界入信州永丰界
外面千峰合,中间一径通。日光自摇水,天静本无风。
村酒渟春绿,林花倦午红。莫欺山堠子,知我入江东。
郡圃杏花二首 其二
迥出千花合受降,不然受拜亦何妨。行穿小树寻晴朵,自挽芳条嗅暖香。
却恨来时差已晚,不如清晓看新妆。朗吟清露温风句,恼杀诗翁只断肠。
紫牡丹二首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月夜散策县圃,有飞蝶,仍闻笛声
午过横林回望惠山二首 其二
五更过无锡县,寄怀范参政尤侍郎
和庆长怀麻阳叔二诗 其二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东园醉望暮山
二月一日郡圃寻春二首 其二
行路难五首
尝诸店酒醉吟二首
和范至能参政寄二绝句 其一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 其三
寄题周元吉左司山居三咏 其三 适庵
送丁牧仲新除奉常寺簿入朝
阻风,泊锺家村。离英州已三日,才行二十里
和渊明归去来兮辞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 其四 蜜金橘
道旁桐花
碧落洞前滩水三首 其二
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其七
送丁子章将漕湖南三首 其一
入建平界二首 其一
夙兴待旦二绝 其一
读白氏长庆集
醉後捻梅花近壁,以灯照之,宛然如墨梅
跋黄文若诗卷
跋符发所录上蔡语二首 其一
忆秦娥(初春)
蜡梅
含笑花
寓仙林寺待班戏题
十五日明发石口遇顺风
晚照
谢陈希颜惠兔羓
过张王庙
走笔和袁起岩元夕前一夜雪作
疑露堂前紫薇花两株,每自五月盛开,九月乃衰
晓雾
龚令国英约小集感冷暴下归卧感而赋焉二首 其一
和张器先十绝 其九
多稼亭日色甚暖忽有雪数片自晴空而下已而复无
炬火发誓节渡勇家店二首 其一
道傍小憩观物化
水纹二首 其一
钱仲耕殿撰侍郎挽诗二首 其一
春草二首 其二
舟过安仁
三花斛三首 其三 兰花
题连沧观呈太守张几仲
过池阳舟中望九华山
明发房溪二首
记梦三首 其一
送刘茂材主簿之官理定
都下食笋自十一月至四月戏题
荔枝歌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其七
四月八日尝新荔子
太宁郡夫人张氏挽词二首 其一
圩丁词十解 其八
山村二首 其二
萧照邻参政大资挽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