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袁宗道
车帷且勿卷,吾愧见卢公。广陌争驰骋,安知非枕中。
憩有斐亭
空亭堪徙倚,一水带疏林。乱石含芳草,危桥度远岑。
野垣还竹色,淇澳尚泉音。岂不怀君子,高踪何处寻?
源禅游吴造沈香佛像及诸经,归峨嵋山 其二
曾闻西蜀境,独有大峨殊。雪色何年岁,佛光定有无。
狖声当夜激,鸟道折云趋。远觅心初歇,应明系里珠。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四 中郎弟进士
前年羽猎献长杨,归去三湘问雁行。作赋丽如袁彦伯,通经精似蔡中郎。
角巾领袖高阳侣,麈尾凭陵侠少场。梦草真堪对小谢,种花无那去河阳。
送郭少参希彦之蜀 其一
欲重金躔地,应资琐闼声。天连巴子国,江尽宕渠城。
蛮府传新檄,賨人候去旌。葛山遗迹在,知不愧勋名。
挽周老师九首 其八
天赐滕公室,朝分少府钱。束刍俱上客,渍酒尽时贤。
衮字千秋重,温纶片碣悬。阶庭双玉树,霄汉应蝉联。
赵御史贞甫
逸兴文兼酒,玄谈芥与针。兰台虽作客,蒲榻早休心。
定里骑聪马,忙中访竹林。知君无不可,那复计升沈。
冬日斋中即事 其一
小径独相徉,婆娑木数章。叶稀邻屋见,根老假山苍。
酒浊贤人味,衣熏道士装。看经心向倦,添火静薰香。
携尊江上 其一
郭外同君去,清尊对水涯。寒潮鸣草径,积雪耀平沙。
小艇乘流急,人家逐岸斜。流连归路晚,高柳乱啼鸦。
送周太史使鲁便道寿伯母
玉节葳蕤出禁城,依依垂柳送君行。重裁东鲁灵光赋,谁似西京子墨卿。
采烛昔年传蜡凤,称觞此日借金尊。谢家况复多才子,青草池塘旧有名。
夏日小斋杂兴 其五
空阶经急雨,萧爽夜无哗。折柬邀王子,餐钱与赵家。
颓然对木石,率尔吐云霞。酩酊不知出,高楼生月华。
过黄粱梦三首 其一
宿古驿
兀兀泥途里,饥羸不可支。灯前慰病妇,梦里见亡儿。
古驿啼新鬼,颓垣走怪鸱。细寻题壁处,或有惠连诗。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六
神清骨亦癯,雅称手中锡。一笑入千山,藏身没踪迹。
仙人洞 其二
尘中一百年,洞里一弹指。先人瞬息间,见我九经此。
题唐元徵乃兄渔唱晚晴册 其四
鱼艇宿檐前,酒旗飘屋后。沽酒复买鱼,对花倾几斗。
过修竹馆赠朱汝修
名理兼文藻,君齐高士踪。温醇馀道气,清瘦带诗容。
乌几竹光映,蜗墙藓晕重。开尊坐秋雨,相对兴偏浓。
春日闲居 其三
人海何妨一粒藏,身闲稍觉昼壶长。厌将礼法绳腰骨,且看经钞浇肺肠。
画里身黏苍壁色,梦中魂染白莲香。春来最是城西好,拟共山僧坐绿杨。
读李洞诗
才子如君剧苦寒,青衫垂老忆长安。奇愁酝酿千篇险,褊性支吾半世难。
五字赠僧尤峭拔,孤魂吊月应辛酸。只馀身后遗编在,世上谁人洗眼看。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三
莫惜倾三雅,春来第一游。舅甥多雅谑,文酒是名流。
客有王摩诘,人逢顾虎头。东山初吐月,酣极转清幽。
曹元和邀饮灵慧寺同诸公赋
骤马出尘海,入门闻午钟。捎天树输囷,委地竹龙钟。
佛衣存古摺,僧老带山容。经案列野簌,禅板付歌童。
西日射飞阁,霞裾凌虚空。万井排蜂房,九陌喧蚊虫。
归骑踏飞沙,耳后生长风。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193篇诗文
书读书乐后
题司选君寒玉轩卷
结社二圣寺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二 孝廉舅惟学
五日同钟樊桐、黄慎轩、方子公及两弟饮崇国寺僧房,得家字
将抵都门
挽周老师九首 其五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四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四
偕馆中兄弟游东郊即事得东字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三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四
四面琅玕
冬日斋中即事 其二
驾幸石景山临观浑河,见水势汹涌,因念黄河时有冲决,面谕辅臣, ...
汇清亭
顾升伯太史奉命如梁赋此为别
长春堤
翻前意
同惟长舅读唐诗有感
火神庙道士
偶得放翁集,快读数日志喜,因效其语
保安驿道中
报谒
月下萧允升、顾开雍集小斋赋此 其一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二
马上起忆石浦山房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 其二
饮杨刺史园二首 其一
题冯中允贞寿册 其二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 其一
初春和陆放翁韵 其一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三
闻颜尚宝质卿称病有感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五
立春后六日为分岁会,后八日为除夕 其二
金人捧剑篇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三
青石桥 其一
寿舒翁,大行父也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三
刘都谏左迁辽阳,别数月矣,远致酒一瓮,为之大醉数日
信阳道中即事 其六
夏日黄平倩邀饮崇国寺葡萄林,同江进之、丘长孺、方子公及两弟, ...
饮颜质卿斋头限韵赋同潘去华 其二
两岸芙蓉
鼓吹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 其二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二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三
初春和陆放翁韵 其二
游百丈泉
夏日小斋杂兴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